今天是
天气预报:
小网格”托起安全“大服务” 仙游县创新“网格化+”打通安全生产监管“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19-03-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日前,笔者从仙游县应急管理局获悉,该县充分依托网格化中心,创新“网格化+安全生产”的监管模式,延伸安全生产监管触角,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动态监管和前期处理,打通安全生产监管“最后一公里”,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网”。

仙游县辖17个乡镇、1个街道、6个管委会和325个村(),县域总人口115万人。伴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发展,监管任务日益繁重,但县级安监部门和各乡镇、村居基层安全监管力量存在不足的短板,导致安全检查水平难以有效提升。为了破解安全监管难题,该县创新“网格化+安全生产”的安全监管新模式,依托全县社会治理网格中心平台资源建成投入使用网格化信息平台402个,划分单元网格730个,配备网格管理员550多名和平台信息员40多名,同时成立了镇(街)网格巡逻队18支队员440多名,并将23个重点行业中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先行纳入网格化管理,初步建立了“网格队伍协助排查+职能部门依法检查”体系。

至目前,该县上线运行的“网格化+安全生产”模块,已将出租房安全、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液化气、寄递安全等六个领域安全生产有关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在耕好安全生产的“责任田”上,该县应急管理局以“网”为依托、依“格”为基础,强化责任落实,突出信息化管理,打造安全隐患事项“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的工作机制,实现负有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与各级网格化平台及网格员的互联互通、互为补充、有机结合;该局会同县网格中心出台《网格化隐患排查工作手册》等工作规范,对网格员开展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现场观摩等3种形式培训,提升了网格员安全巡查的能力,延伸了安全监管的触角,有效地解决了辖区内安全监管存在死角盲区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巡查、信息采集、源头发现、任务分配、问题处置、检查反馈、督查督办”等7步闭环、动态运转流程,建立领导带队检查、分类分级处置、工作档案管理、工作目标考核等工作制度。此外,该县18个乡镇(街道)在常规治理的基础上,每月至少组织1天时间集中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专项整治,突出强化多部门联合,有针对性地统筹解决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有重点的打击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高发、易发、多发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由此,全县18个乡镇(街道)网格平台和县直牵头单位积极融入,形成安全生产各司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据悉,凭借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织就的这张“安全网”,该县近600名网格员像啄木鸟一样,在不断地巡查中排除安全生产隐患,“啄”出一方平安。在安全监管中他们发挥了隐患排查、政策宣传、信息上报、监督整改的重要作用,理顺了县、乡街、村居、网格四级关系,精简了隐患排查、上报分流处理、跟踪督查整治的办事流程,还为精准救援提供了可能,提升了安全生产的应急能力。据统计,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以来,该县通过网格“啄木鸟”已排查录入安全信息事件累计5.8万余件,综合查结率达90%以上,确保了一个个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排除。

“实际上‘网格化+安全生产’管理是现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延伸,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网格员的‘信息员’、‘宣传员’、‘巡查员’等作用,有利于协助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现对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的动态监管、源头治理和前端处理。下步今后还将增加监管模块,用网格化统领安全生产,为群众筑牢安全屏障,撑起生命绿荫!”该县安办主任、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陆进贵表示,借力监管模式创新补齐短板、破解难题,改变了过去从上至下行政式的管理方式,倒逼职能部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乡镇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推动了安全生产监管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由“单一作战”向“协同联动”转变、由“事后检查”向“源头管控”转变、由“粗放检查”向“精细监管”转变,让群众切实享受到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多元治理的成效。  (陈国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