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人经常说到某人“会‘科’会‘扣’”,或“‘科扣’精精”,精于计算、精于计较的意思。这“科(kō)”和“扣(kiào)”到底是哪两个字呢?
《汉语大字典》“科”字有22个义项,其中有一个义项是“课税;征税”。但是,“科”字本身没有计算的意思。扣,原作勒住(马的缰绳)、击打、叩(扣)问等义。作“扣除”意思,即从原数额中减去一部分,是元明时代所产生的新义。如《明史》:“又扣除军士月粮。”而莆仙人所说的“我kiào一下看够不够”,kiào是计算而不是扣除的意思。
支,计算。《大戴礼记》:“燕支地计众,不与齐均也。”卢辩注:“支,犹计也。”燕国计算了土地人口,没有齐国那么多。支,《说文解字》章移切,音似汉语拼音的jī。莆仙方言又读如gī。但是,“支”在平水韵上平四支韵,与词、辞、师、姿、兹、斯、思、私等字同韵,所以我猜想“支”字在作计算意思时,是可以读如gō,再变音作kō的。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
七叶运皇化,千龄光本支。
仙风生指树,大雅歌螽斯。
诸王若鸾虬,肃穆列藩维。
哲兄锡茅土,圣代罗荣滋。
九卿领徐方,七步继陈思。
伊昔全盛日,雄豪动京师。
……
计,计算。《说文解字》计:“会也,算也。”《周礼·天官》说司会(官名)掌管财务。“日计曰成,月计曰要,岁计曰会”,所以今天有“会计”这个词。颜师古注《汉书》:“计簿,若今之诸州计帐也。”帐,近现代用“账”字。又,《墨子》:“天下之良书,不可尽计数。”数,莆仙读“叔要切”或“叔幼切”,音同账目的账。计数,莆仙读似“叩账”,二字合音为kiào。
还有“支计”这个词,意为计算、会计、财用和筹划。《晋书》里说魏文帝曹丕设置度支尚书,“专掌军国支计(谓收支会计之事)。”《旧唐书》:“陛下……躬亲支计(谓筹划),救其危急。”所以“支计”和莆仙的“科扣”二字在音义上颇为相似。
《诗经·大雅》:“考卜维王。”《笺》:“考,犹稽也。”《广雅·释言》:“稽,考也。”可知“稽”与“考”互训,两字音近义同:考察。但是“考”字没有计算的意思。稽,计算;核查。《周礼·夏官·大司马》:“简稽乡民,以用邦国。”这可能就是户口调查。简,检查。郑玄注:“稽,犹计也。”司马迁《报任安书》:“网罗天下放失(放佚,散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颜师古注:“稽,计也。”老一代莆仙人有个口头禅“你给稽(音kēi变为kō)之(轻读如了)”,大意是“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莆仙还有俗语“讲无呃”,其实是“讲无稽(的话)”,来自古成语“无稽之言”。《荀子·正名》:“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之慎之。”
校jiào,居教切,音教。《汉语大字典》:“计算,查点。”《汉书·贾谊传》:“妇姑(新妇与婆母)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汉·应劭曰:“稽,计也,相与计校(较)也。”《荀子·王霸》:“闇(昏也)君必将急逐乐(追求享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校。”杨倞注:“校,计。”《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巨万,贯朽(穿钱币的线朽烂)而不可校。”裴駰《史记集解》:“校,数也。”
“计校”(近现代作“计较”),与莆仙的“科扣”之读音距离比较大,不太可能是“科扣”音的本字。倒是宋朝《大藏经》里有“稽校”很可能是。“古礼不无太繁,今礼未免太简。繁则劳费而难周,简则疏略而弗谨。兹(这里)所述者,亦不敢戾古拂今(违逆古今),别立新法。唯稽校折衷而已”。
《汉语大字典》课:“计算。《九章算术》卷一:‘课分。’”古代数学里说“课分”,就是计算两个分数的差来确定一个比另一个大多少。唐·柳宗元《天对》:“东西南北,其极无方,夫何鸿洞(广大无垠),而课校修长!”清·阮元《畴人传·王锡阐》:“古人之课食时也,较疏密于数刻之间;而余之课食分也,较疏密半分之内。”王锡阐说古人计算日食月食,精密到几个时刻之间,而我计算日食月食,精密度以分计,精密到半分之内。
课,《康熙字典》引《唐韵》等韵书,苦卧切,科去声。又载《说文》等释义:试也;第也;议也;计也,程也。值得注意的是,《康熙字典》又有“课”读科音的引文:“又《玉篇》苦讹切《广韵》《集韵》苦禾切,音科。课差也。”
王锡阐所说的“较”,即宋代以前的“校”,音义相通也。而《老子》里“长短相较,高下相顷”的较,则是比较、较量之意。
课校。《汉书》记载匈奴习俗:“岁正月,诸长小会(小聚会)单于庭,祠(春祭)。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祖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蹛音带,绕林木而祭。北宋《册府元龟》引用这一段文字时把“课校”改为“课较”。郑玄注《礼记·祭统》:“校、较声近义同。”《史记·匈奴传》也有“课校人畜计”。计,总数也。“科扣”人和牲畜的总数。还需要注意到,“校”字作计算,本读为教,但是和“课”字构成一个词,莆仙方言声母就随“课”字变为k母,“课校”就变成双声连绵词。这个“课校”可能正是最正宗地对应莆仙的“科扣”二音!
孙怡让正义:“一月之计少,举凡其要而已,故谓之要;一岁之计多,则总聚考校,故谓之会也。”“考校”与“科扣”义同,只是“考”字无计算之义,重于考察,又不读平声,恐非莆仙之“科扣”也。古代还有一个“考校”,意思与“课校”无关。《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zhòng,隔)年考校。”谓每年入学,隔年考试。
无论哪个方言,书面上人们总是自动化地尽量使用通语。支计、稽校、课校(较)三者都是通语,各个方言读出来的方音则可能各自不同,读为“科扣”者,莆仙方音也。(朱祖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