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水流元在海
【发布日期:2019-04-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杨健民


又到清明。一个感悟生死、体察悲喜的日子,一个严重的时刻,让人心有戚戚焉。有生来就有死别,有相聚就有别离,有登台就有谢幕,人生天地间,无论活得认真,还是活得糊涂,都如白驹过隙,不过“忽然而已”。“来日方长”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其实就是迟早要抵达那一面光秃秃的墙壁。

《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去世后,贾平凹用了唐代清尚《哭僧》里的一句诗“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就给概括尽了。一堆篝火已经熄灭,水依然流入大海。在一个娱乐至死、就连稀粥也坚硬的年代,宏大的叙事以及历史往事都成为遥远的想象,四处游荡着的皆是虚浮的影子。有哪一个去处会更好呢?也许只有剩水残山。

这个念头可能过于悲观。但的确必须看到:无论人的心灵如何强大,灵魂如何转向,最终都是“枯萎地进入真理”。美国电影《大国民》导演奥森·威尔斯说过:“我们生时孤单、活时孤单、死时孤单,只是透过爱和友情来营造一个不太孤单的假象。”假象也是生命的内容,孤单也罢,薄情也罢,个人心灵的内容都会被触碰到。“水流元在海”,说远了,是一种意义;说近了,就是“关怀自身”。

清明的举动以及话语总是充满着温情。为亲人扫一下墓,作一次祭拜,都是一种灵魂的相望,一种对于生命意义的“看重”。站在墓地里,犹如置身于阴影中,就看见了光明。周宁兄在《人间草木》一书里说:“死亡给我们一双尘世之上的眼睛,让我们看清生活。”出世者思考如何生,入世者思考如何死——生死事大。那么,有多少人是为了意义而生呢?

这就涉及人的本性。“水流元在海”,人性这东西寄在人心里,就像无始无终的阳光,它的照耀是永远的。一直觉得在清明节,我们面对的是让人消失的力量。我的整个少年时代几乎是在乡村度过的,曾经在夜间扛了两小捆柴薪下山,看见荒废的墓穴闪烁着幼小的火花,经大人指点,才知道那是自燃的磷火。那时便闪出一个念头:这是谁的眼睛?

每次站在祖父祖母和母亲合葬的墓地,我都会想到那座墓碑就是一种洞穿生命的力量。墓碑是有眼睛的,它会对后人说出“水流元在海”的永恒。因此,有诗人才会那样写道:“为想象的欲望树碑吧。”这个“想象的欲望”说穿了,就是人性。

为什么要在清明节谈论人性呢?这个问题多少显得有些尖锐。世间某些人一定比另一些人活得更真实,因为他们遵循着人性。已经有学者深刻指出: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芬森晚年时,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里选中一位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又担心这个年轻人无法坚持枯燥的医学研究,他的助理乔治提了一个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是否动心。芬森拒绝了乔治的建议。他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哈里出身于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呢?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一方面要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干年后,已经成为著名医学家的哈里听说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水流元在海”——也是对于“人性经不住考验”的一个注释。休谟早就在《人性论》中指出:人类天生就有无法磨灭的“天使”本性,也有着与生俱来的“恶魔”基因——这使得人会自私、贪婪、嫉妒、喜新厌旧……人性如此矛盾而复杂的本性,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性亘古不变,人性不可算计,更不可改造。

清明时节,记住“水流元在海”这句话,也许多少会让我们变得“清明”一些。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