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曾书写一幅“痴境缤纷”的条幅赠我。我将它挂在书房,常常观摩,认真体悟,觉得它哲理深奥,也就将它视为至宝。
的确,对任何事情,只有投入如醉如痴的热爱和如醉如痴的努力,才能收到丰硕的成果,宛如金秋时节,花果飘香,那美景那境况能不缤纷灿烂?
贝多芬之于音乐,爱因斯坦之于物理学,路遥之于文学,哪个不投入痴的情怀、痴的态度,而哪个不达到痴境缤纷呢?
至于爱情的双方,不但要如醉如痴地相恋,还要恋到万人景慕、万人扼腕长叹,甚至长时间沉浸在美妙而神圣的境地。如《红楼梦》的宝黛,堪称千古绝唱。
如今,我们诗坛也出现一部爱情圣诗。它就是“痴境缤纷”的作者、大诗人赵玉林先生的《悼孟百歌》,萦绕诗中的痴情催人泪下,那诗境真是五彩缤纷。
先来看这百诗的自序:孟玉三十生辰,余寿以衣物,不应;益簪珥,又不应。问所欲,索诗百首。
如此生辰礼物,实在不同凡响,从中可知孟玉志趣之高雅,胸襟之锦绣。因为诗是优美感情的载体,它神圣、高洁,宛如天上仙音。难怪西方有句名言:“上帝请诗人吃糖果。”而不邀请其他行业的泰斗,可见诗人的高贵。而今,孟玉要夫君献给自己三十生日竟是诗百首。世间能有几个这样的女人。
再说,这也反映了孟玉独具慧眼。她看准自己夫君是个风采翩翩、才华横溢的诗人,才这样柔肠百转地要求夫君。这无疑是她对夫君知得真切、深刻,才爱得这么特别,这么痴心,这么超然。
接着,《百歌》便以热切的情怀,赞美孟玉的姿容出众。四首《云想》就全面描写孟玉的外表:淡黄的方格袍、雪白的丝巾、殷红的锦带、绿袄香襟,色彩缤纷地裹着玉树般高挑的身材。这是静态。动态呢?她含情回身,微蹙双蛾一笑,还有瓠犀轻启,这种种,诗人运用后果描写,显示她的出众。什么后果?——一堂焕彩吐虹霓。这让我想到白居易写杨玉环的美貌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着,《百歌》写了一系列刻画两人的相恋细节:“折奉香巾轻致语,为人初作寄邮郎”的温情;“键子翻腾花乱落,春深庭院不知归”的乐趣;“徐疾共飞轮,并驾轻吹口哨”的和谐;“倾倒、倾倒,软玉温香在抱”的甜蜜,以及“呵痒笑弯躬”的缠绵,等等无不感人至深。
如此青梅竹马的初恋,顺理成章就有《结缡八首》的精彩描写。
美丽西子湖畔夜气凉、桂花香,两人相依相伴,浪漫和美。“笑避红亭里,不认秋来作嫁娘”,写出了新娘的娇羞。特别是随行的小姑出题考新婚夫妇,而新娘孟玉名列前茅,可见孟玉同样天资聪颖,才思敏捷,知识丰富,不亚才子郎君。
旅游回来,婚礼隆重。夜深更静,凤烛高烧,夫妇接吻,绸缪亲热。次晨睡迟,侍儿来报,翁姑已起。恩爱中的人儿急起梳妆,檀郎为妻画眉,恩爱有加,神仙眷侣,情深意洽。
大婚礼罢,蜜月幸福来临。
清赏月明何碍,推却金杯休再。道滴酒,不沾唇、端只为郎开戒。半阖星眸斜睐,最是嗔郎无赖,酒方困,绮罗中,醉里芙蓉。
新娘的娇憨,新郎的宠爱,深情绵密,典丽精工也只有李商隐这个晚唐才子才能写出如斯的锦绣诗章。
诗人至此,还觉得意犹未尽,使以《闺乐八首》进一步铺陈。夫妇相伴,对镜梳头,灯下赛棋,为郎挥扇送风,喜画鸳鸯,灯下伴读,端药医病。在在都写得入情入神,羡煞读者,这简直是欢爱痴境的极致。
但浪漫不只是一种欢乐的色彩,其中还不免有离愁别绪。
诗人极写他们夫妻恩爱,无疑是为后面的悲离作反衬。这是艺史辩证法。这样才能震撼读者的心灵,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现实恰也如此,且看《波折八首》。
夫君外出,留下孟玉只身一人。本就是多愁善感的性格,而茕茕独处,对着画屏虚掩,芸窗寂静,就难免有伤春一片心,独坐不思茶。孟玉因目睹蛱蝶过别家恹恹伤怀。夜深睡去,巫山春梦,何其不堪,何其愁郁,何其伤感。深情到处,她便织回文诗,边织边泣,宛若杜鹃泣血,芳心憔悴,又偏烟雨凄凄,三春欲晚,也就懒画春山,恨深眉不展,挑灯漫坐白头吟,以至病魂颠倒,又不甘心愁对镜台,转贴花黄,慵困入眠,梦里见远方的郎君,嗔责他何事天涯淹留,但远方依然是关河冷落,霜风凄紧,残照当楼,一叶悲秋,并切望何时自己坐拥秦云,将这一腔心事,一腔痴情,一腔相思,诉与郎听。
痴情到处,金石为开。种种苦思终至误会烟消,迎来郎君名题雁塔、鳌头独占的喜事,这种种悲喜相续,在《重好八首》体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终于功成名就,带着妻儿去障城赴任了。
天伦之乐,和美融融。
但是那么短暂。
图轨变更,更大的生离死别降临到这对苦命的鸳鸯身上。
这种种沉痛在《忆秦娥·长亭》《菩萨蛮·离愁》特别是《离情四首》都一一披露。但还是无奈地北行了。
诗人边北行,边悠悠哀伤地吟唱:“雁鸣呼侣月如环,南望家门万叠山。犹幸梦中无远道,五千里路一时还。”
闻雁鸣,看缺月。雁乃“仁义礼智信”五德俱全的良禽。自古还有“雁不重婚”的贞洁美誉;闻其泣声又极凄厉悲凉,是用来抒写坚贞不屈爱情的凄美意象。而缺月又是写分离异地的情侣盼望团圆的永恒意象。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残月即缺月。
此刻,赵老与爱妻的痴情益见浓郁,读之不禁盈盈泪滴,潸然落下。
西方有句诗:落难的时候,回忆起过去的幸福,这是人生莫大的痛苦。
赵老同样沉痛地在《元夜》里写道:“何时共灯市,同赏故园春。”从这句诗可知他们曾经同赏故园春,但于今只能在异地他乡去“乡魂追好梦”了。这是何等锥心刺骨的沉痛和苦楚。
伴随诗人的苦吟,是那流不完的眼泪,还有诗人借鉴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从对方角度写的手法,写自己的爱妻“遥惜闺中泪,难沾客里巾”。
这已经不只是一样相思,两处闲愁。而是一样悲苦,两处凄泣了。可见,痴情到深处,泪自无声流。
人间的悲离,对于善愁易感的怨妇来说,那打击往往是致命的。
孟玉不堪现实和痴情的重压,终于得肝癌,撒手尘寰了。
这又使我们的诗人赵老情何以堪。
这期间,《百歌》中进行大量细致沉痛地叙写。
如《闻耗》二首。“痛极翻无泪,情深便若痴。剧怜小儿女,失恃在童时”。
除夕又来了,这本是普天下一家人团圆的节日,但诗人吟咏“风雨临除夕,孤怀苦自萦。去年犹病榻,此夕一荒茔”。
而元宵这个天下欢腾的节日,诗人却是“翘首望长空,云幻愁无数,悠悠冰雪人何处,往事都随流水去,红颜寂寞西山土。
清明节来了,这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节日,诗人来到了故妻的坟前,泣泪悲歌:“瘿柳颓恒缺月,啼鹃孤官寒更。海隅僵卧过清明,一阕悲歌谁听。”诗人这种种苦苦怀思,痴痴吟咏,孟玉地下有知,也必长歌痛哭,但同时也应宽慰,因为有痴情郎君在阳间对她如此用情,如此怀念,今生何恨!
诗人终于完成了百首悼亡诗,诗到此已结,但痴情犹在。这如百首中最后一首写的“两颐瘦削两眶深,秋雨文园病里吟。百首春蚕丝未尽,只今黄土是知音”。春蚕丝未尽,情义永绵长。我们的诗人赵老就是这么为吟咏故去红颜知己,宛如绵绵秋雨愁苦,春蚕吐丝悠悠不尽,令人不忍卒读,无限感伤。
总之,《悼孟百歌》这百首断肠诗章,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诗人的痴情,让读者潸潸泪下,沉浸其中,如痴如醉,久久难以自拔,宛如读《红楼梦》一般,联想许多诗人爱情作品,如《致橡树》,总是教导人们爱情应该怎样,应该如何,宛如爱情议论文,虽文字优美,而情感单薄,难以感人肺腑,读了一遍,一目了然,无须再读。哪像赵老这《悼孟百歌》那样痴情丰富,撞击衷肠,激彻肺腑,把人带向悠远、苍茫、沉郁、凄美的圣爱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越来越走进无数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的痴男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