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秀清和在押人员共同做好监室的卫生消杀工作
疫情如磐夜深沉,心潮起伏意难平!两名女警伏案低头,时而奋笔疾书,时而驻笔凝思,一笔一画勾勒书写满心向往!纸张首页,“入党申请书”格外引人注目;文末,签名上的鲜红手印与国旗同一颜色。
这一幕发生在2020年2月22日晚的莆田市第二看守所。两位女警,分别是看守所女民警邹秀清、陈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邹秀清、陈华倍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力量在防抗疫情一线的强大引擎牵引作用,思想受到强烈震撼,按捺不住激动和兴奋,连夜奋笔疾书,表明心迹……
岗位犹战场 铿锵逆向行
2月2日上午12:00,莆田市第二看守所启动首期封闭管理45天的战时机制,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突然开启的战时机制,让本来就为照顾家庭焦头烂额的邹秀清瞬间头大了不少。邹秀清是双警双子女家庭,儿子才刚上小学一年级,父母和公婆都不在身边。但8年的公安监所工作经历,让她很快镇静了下来,她默默地收拾好行李,并开始轻描淡写地与孩子们和丈夫告别,强忍不舍,“疫”无反顾赶往看守所集结。
根据看守所战时勤务安排,邹秀清作为首批入监人员进行执勤。针对疫情,邹秀清普及在押人员对新冠病毒及疫情的认识;逐一做好在押人员的排查,查看是否入所前有在武汉居住、停留或密切接触武汉籍人员等;细致监督清洁工对监室全面消毒杀毒;逐一开展特殊时期在押人员的心理疏导…为在押人员筑起安全屏障,确保监室安定稳定。
警令如山倒 令出即随行
监所的封闭管理战时机制,对陈华而言,起初不啻于一声平地惊雷。
陈华的丈夫长期战斗在公安刑侦一线,常态性早出晚规,家庭照顾基本指望不上。一起生活的母亲因病有半数时间卧病在床。尤其让她揪心的是2周多的儿子,也因病,一年以来每周都要前往福州接受治疗。坚强的陈华没有被苦痛压倒,反而更加坚强。生活投之以痛,陈华报之以歌。在人前,她从不言苦痛,展现的是坚毅果敢与笑容。
连续一个多月的封闭式管理,意味着期间都无法照看到孩子。令陈华真正揪心的是,儿子的求医就诊问题。
对一名民警而言,从来警令如山倒!警令面前,只有服从,无法选择。多年公安工作经验的陈华迅速与福州医院孩子的医生进行联系,就当前如何稳定孩子病情进行探讨。最后,只能按照医生年前开具的最后一个药方反复抓药!
告别的时刻到了,她的女儿搂着她的脖子,不愿松手。泪水在陈华眼里打眶,最终还是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而最放心不下的患病的儿子,之前她已经做了告别,并叫孩子他爸抱走。她怕当着儿子的面,会迈不开脚……
按照勤务安排,陈华封闭隔离15天后进入监区上岗。隔离期间,她为进入监室监管做好充足的准备。她详细了解战时看守所的勤务安排,掌握抗疫期间监室管教的纪律新规,还查阅了疫情病毒特点及防疫相关知识,并做好每天的体能锻炼,防止感冒生病发生非战斗减员……
虽是火线入党,其实厚积薄发九尺高台,起于累土。陈华、邹秀清两人的入党情结早实早已结下,并用具体的工作表现无声书写了一份低调平实的入党申请书。
2006年,大学二年级的陈华就郑重向组织递交了人生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可惜因档案材料保管移交不畅,造成缺失中断。2014年末,在仙游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时,陈华积极向领导献言献策,推动当地群众换发驾驶证从3-7天的“慢四”速度进入二十分钟坐等可取的“快三”。
看守所工作期间,陈华推行人性化管教、分类管教、因人施教的管教理念。2019年,一名陈华主管监室的在押人员刑满释放后,一连三天蹲点在看守所门口,只为了当面向陈华道一声谢谢,以感谢在押期间,陈华对她的人性化管教。那之后,这个曾是看守所常客的女青年再没在看守所出现。陈华对此倍感欣慰。
2005年,邹秀清在基层派出所任户籍警,当时换发二代身份证任务繁重。邹秀清想方设法开通绿色通道,推行预约办、上门办和送证上门等一揽子便民服务,并荣获“全省公安机关集中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在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就是向党组织靠拢,就是用行动书写入党申请书”,朴实的邹秀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9年11月份,细心的邹秀清及时发现监室一名在押人员眼睛异常后,立即带她到医院就诊,发现是急性青光眼必须尽快手术。邹秀清以最快速度为其办理变更强制措施备好医院及看守所内的各种文书。术后医生说,幸亏及时发现并手术,要不会有双目失明危险。
为女本弱,为母则强,为警则刚。脱下警服,在家,她们是人妻、人母、人儿媳;穿上警服,在警营,她们是逆风而行、冲锋陷阵的钢铁战士、忠诚卫士,“疫”不容情,“疫”无反顾,顽强战“疫”,奋勇夺取战“疫”斗争的最后胜利。支撑激励她们不懈努力,顽强奋进的核心动力,就是长期以来对岗位职责的敬畏和对党组织的崇敬与信仰,一如她们在入党申请书中所说,“今天,我郑重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铿锵誓言,实现初心的梦想与荣光。(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詹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