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更生
客山妈祖 张颖/摄
妈祖文化是我国海洋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审视妈祖得以成为海丝保护神的内在原因,发现其文化品格的特殊魅力,诸如开拓进取、大爱勇毅、和谐包容等。这些与海丝的基本理念“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异曲同工的妈祖品格,也是她作为千年海神而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真谛所在。
经济中心南移,中国自宋代开始了自上而下阔步走向海洋的时代。北宋在立国之初,就顺应当时对外贸易日渐发展的趋势,对海外贸易确立了保护和“招诱奖进”的政策。综合国力而言,宋朝算不上中国古代最强盛的国家,但却是中国古代史上文明最昌盛、最繁华的时期。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正是在宋代出现的。大学者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西方学者也认为“北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以至近代相比”。
自身的强壮,使得频繁的内外海洋活动有了底气,而不论是民间商贸,还是国家外事,都为妈祖作为海洋女神的外向型神格。具有护佑海商贸易神格特征的妈祖,她作为代表福建外向的海洋型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在这一时期迅速走向世界。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称其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
海洋文明,首在开拓,交流互利。妈祖作为人类海洋文明的代表,当然也体现出开放、进取的一面。海洋文化的前提是无所畏惧,闯荡四海。而这种精神也是激励几千万华人不畏艰险,漂洋过海,扎根异国他乡建立功业的动因之一。妈祖的早先故事,就有一则《化草救商》,说明妈祖不惧风浪,独自“排驾至前”施救;还有一则《祷神起碇》,说的是“商三宝者,满装异货,要通外国”;最终战胜艰难,满载而归。妈祖庙宇的扩大与壮观,就与航海商人的通商活动紧密关联,妈祖俨然是他们的勉励者、庇护者。
江海之路,步步惊险。妈祖往往身先士卒,大爱勇毅地以身作则。在诸多传说故事中,妈祖都是和患难者并肩奋斗、休戚与共,通过现身说法的带动共克时艰。妈祖屡屡“驾风樯浪舶”救助海难。澎湖破敌,在硝烟弥漫的海战中,“将士咸谓恍见天妃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众人见妈祖“衣袍半湿”,“满面汗珠流下”,于是“皆贾勇前进”。或是“恍见神人率先介士,星冠仿佛,吹玉佩以先驱”;或是“隐约之间,如有人坐小舟中,以火刀击石,碎火四出”,在暗礁中导航;施琅舰队航行遇风受阻,“举船皆惶惧。正在危急间,……见船头有灯笼火光,似人挽缆至此”等等。其所作所为,充分体现出仁义与勇毅。
而且,妈祖“仁者爱人”的救助,并非包办一切,施加“恩赐”,让人不费吹灰之力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而是让其激起自我奋发的勇气信心和巨大潜能,毅然奋起抗争,从而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这期间,演奏出一曲曲同心协力、威武雄壮的交响乐。由于妈祖神迹对士气凝聚的教化功能和牵引作用,因此就有了在狂风巨浪中,“众遂跃然起舵。……平时百人举之而不足,是时数十人举之而有余”之奇迹,“千人同舟一心力”,从而排除万难,战胜灾难。妈祖信仰所具有的持久强大的凝聚力,迸发出生命活力,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勇克时艰。纵观所有的妈祖神迹,几乎都贯穿着妈祖给人的自尊、自强、自救的强大信念。她用灵智的天启之光,驱走了人们的惊慌恐惧,使人的心灵有所归属和安顿,冷静地观照自我的生命价值,从软弱无能的屈服中奋起,担当起应有的社会使命,从而体现出人的本质的力量。《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妈祖神迹所激发出来的,正是一种人对自然力的奋发有为的愿望、智慧和力量,它唤起了人们以自身奋斗来改变和掌握自身命运的积极情绪。
妈祖的惩恶安良行为,尤其凸显出“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妈祖的降妖除怪极具特色,充满宽容与和谐。她对兴风作浪的妖怪、盗贼,除了极少数罪大恶极的首恶之外,一般都不是格杀勿论,而是以法戒之,以德服之,说服感化,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改邪归正。诸如“降伏金水之神顺风耳、千里眼”,“收服东海怪晏公”,“收伏嘉应、嘉佑两怪”等等。晏公后来还成为妈祖手下水阙仙班十八员的总管,顺风耳、千里眼成为妈祖的开路先锋和得力助手。这般“崇德利用”的感化力和包容心,折射出寻求协调、和谐包容、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理念,以及大爱和合、化敌为友的博大胸怀。
妈祖秉承与弘扬“天人合一”理念,贯穿着大自然与人类共生共荣的和谐精神,彰显出民胞物与、良性循环的大智慧和“绿色理念”。其在海上救助时,往往出现蜻蜓、黄雀、蛱蝶、蝶鹊、海鸥等等先兆或曰祥兆。
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方兴未艾。妈祖精神品格“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必将继续灵验而“长护海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