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安
保吉公说的学堂也叫学馆,是一所私塾。
北宋之初,湄洲岛几乎无人识字。
保吉公来岛隐居初,运来了好几箱物件,也带来了一大堆疑问。这个独臂老人刚来时,并不受岛上人所喜欢。他是个行为古怪的人,几乎不跟任何人说话。本来平静的海岛,突然出现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就像一群鱼里游进了一只乌龟。可这只老乌龟,安安静静,从不招惹什么。他在一座房子里住下来。平时,他总在岛上走来走去,谁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有时在海岸边坐着,像一块石头一样地看着大海;有时像一具死尸一样,躺在平坦的沙滩上;有时像一片云烟一样,飘忽在退潮的海滩边。
保吉公身边有一位英俊青年,他在海岛和码头之间来回,不时过来看老人,给老人送来吃穿和用的东西。后来,那个青年跟岛上的渔民混熟了,他俨然成了他们的朋友,不久就搬到岛上住了。
岛上人从他嘴里知道了独臂老人的事儿。他跟海岛人说,我家大公呀,是前朝的大英雄!他打过的仗比我们做过的梦都多呢!他杀过的人比我们见过的活人还多呢!海岛人半信半疑,因为他是在酒桌上说的。
这个青年就是少女妈祖的大哥洪毅。
洪毅是个天生乐观的男人,大嗓门,方脸庞,眯眼睛,头发乱蓬蓬的,喜欢喝酒和吹牛。他吹牛的时候,就像台风一样没有边儿。有一回,洪毅说:“我家世代都有人做官,大公是一名将军,他在山西高平山战役中立下战功,身负重伤才跑回来的。阿公虽然死了,可他也有朝廷赐封的官衔。我父亲是都巡检,你们大家都认识。”海岛人哪里知道这些呀,他们说:“那你为什么不去当官,跟我们这些渔民在一起,成了一只小老鳖?”洪毅那时候嘴里正塞着一块魟鱼肉,他眨眨眼睛咽下肉,端杯喝了一口酒说:“我就喜欢当小老鳖,喜欢当讨海人呀!”
那年夏天,海面上刮台风,飓风把村庄的树吹倒了,还把多家的民房吹得起了屋盖儿。在一片呼喊声中,独臂老人突然出现在现场。他发出的声音比谁都大,他用一只右手指挥抗险救灾,救出了一座房屋快倒塌人家的老小。
台风过后,人们发现,港湾里竟然漂来一艘船。
那船桅杆折断了,船身也破裂成两截,一截卧在退潮的沙滩上,另一截还在海水里漂浮着。
“拾破船啰!”“拾破船啰!”
有人站在岸上大声呼喊着,一群渔民向海滩跑来。他们按照出海人的规矩,先在海滩边巡查遇难者,再去打捞那艘三桅船。遇难的船只漂过来,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那船就动不得!
可是那艘三桅船被摧毁了,没有发现一个活着的人。
人们在沙滩上找到三具尸体,他们用破船板钉了三口棺材,把尸体埋在湄洲屿的浮宝屯上。
浮宝屯也叫浮宝墩,乃宋代湄洲岛用于埋葬海难中漂浮的无名尸体的一处坟场。它地处海边的一个小山丘上,三面长满了野草和树木,向东的一面朝海,可以看见蔚蓝色的海洋,中间是一大片小土堆。每个土堆里埋着一个浮宝。‘浮宝’一词是民间特有的称呼,所有人都知道,海面上漂浮的死尸叫“浮宝”。渔民们在海上走船,任何情况下遇到浮宝,都要把他打捞上来。即使那尸身高度腐烂,恶臭难闻,也要运回来,使之入土为安。这些一辈子都在海上漂泊的人,有一个朴素的信仰:遇到一个浮宝,就是一笔善财。古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打捞浮宝虽非救人性命,却是救人的灵魂,具有无上功德!渔民们在打捞浮宝时,还会唱一首歌——
生之何艰兮,如水上浮木;
死之何凄兮,愿入土为安;
汝今不归兮,他乡是故乡;
吾在湄洲兮,愿得汝佑安。
也许是善有善报,过了几天,正值农历十八,当潮水在傍晚时分退得最深的时候,湄洲岛人在海泥里竟然发现了几只瓷碗。印着青花和蓝色的瓷碗非常精致漂亮,它们被渔民们转来转去,最后转到独臂老人的手上。保吉公一看到青花碗两眼放光,“啊!这是景德镇出产的官窑青瓷!”老人把碗搁在桌子上,用右手指弹着,“上等瓷器,它的声音就像钟鸣一样!”“你们看这设墨釉彩,焕发一派生机!”“瓷器见于船沉处,定是运载的货物。”
渔民们上浮宝屯烧香,祭拜那三具死尸后,纷纷下海去打捞瓷器。他们在沉船出现的海底下,陆续打捞上来几百件瓷器。有碗碟、杯盘、花瓶、茶具等,还意外地打捞上来一件瓷观音像。他们把瓷器运到泉州港,变卖给住在那里的番仔(外国商人),把观音像供在湄山上的观音亭里,感谢观音菩萨的保佑,使他们发了一笔小财。这时候,独臂老人保吉公当着众人的面说:“你们知道客船为什么沉毁?浮宝屯上为什么总埋着无名尸身?”渔民们不知道老人说什么,他们摇着头听老人接着说:“咱们走船讨海的人,最大的祈愿是什么?是打鱼吗?不是!是发财吗?不是!是平安呀!可‘平安’二字,从何而来?”
渔民们还是摇头。这些目不识丁的湄洲人,第一回听到这种话。
“‘平安’二字,从修身而来。”老人扬了扬声音继续开导道:“大家都知道,自从盘古开天地,国为大,民为本。在民中,以圣人为上品。圣人降世,道德乃隆,天下乃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个君子的理想和抱负。可很少有人知道,这第一步的修身应该怎么修?按照古圣人的遗训,它的前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呀!”保吉公用深入浅出的话语解说他的儒家见识,再结合海岛人的生存现状,提议大家创办一所学堂,用于教育下一辈人。“格物致知就是要学习呀,读圣贤书,行万里路,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我来海岛数年,常惜念岛上无人读书。你们不识字,想不想让孩子读书识字呀?”渔民们齐声说:“想呀!想呀!我们早想办一所学堂,可谁愿意来海岛教书呢?我们到哪里去请塾师呢?”
保吉公拍着胸脯说:“我帮你们找塾师!”
这就是湄洲岛第一所学校——鯑江学堂的来历:渔民们用卖瓷器的钱盖了一座房子,请来了一位私塾先生。那先生四十多岁,祖居忠门亭,姓陈,名子渊,字吉博,是名乡试秀才。渔民们给他固定的月银,每天用船在码头和岛之间接送,平时也送些鱼虾海鲜给他,让他开馆教授《四书》《五经》,使湄洲岛的适龄学童得到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