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五世同堂 共谱华章(上)——记新加坡侨贤李竹庵、李庆传父子
【发布日期:2020-08-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韩冰

 

竹庵先生在端午节粽子晚会上,介绍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李竹庵先生伉俪

 

李竹庵先生捐建的双亭小学 

 



拳拳赤子心,浓浓桑梓情。商海纵横,李氏家族以睿智和胆识展现了商业奇才的英雄本色;广植福田,报效乡亲,李氏家族的人生追求,赢得了家乡人民的敬重。

2006年李竹庵先生百岁寿诞,他童心未泯,乐呵呵地和各方来宾在大红的福寿绣画前合影,先生和5个儿子9个女儿及孙辈共享天伦之乐,后代精彩辈出,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尤其长子李庆传先生,得传先生衣钵而青出于蓝,真可谓五世同堂,共谱华章。

李竹庵先生方脸饱满,高额精神,金丝眼镜,目光坚定,思维活跃,记忆惊人,神态悠然,恍如世外高人。他话说自己90岁寿辰时的盛况,说到故土领导送的方纪龙先生的祝寿画,说到老家亲人按故乡习俗,挑来的十盘全担盘,如斯如许,10年光阴眨眼过去,自离别家乡来到南洋,80多年光阴弹指一挥间。

 

身在异乡  心系故土

 

李竹庵先生1907年元月出生于莆田市涵江区萩芦镇双亭村,自1963年至1983年连任新加坡兴安会馆主席及福莆仙公会主席,善济医会历届医药主任,现任兴安会馆荣誉主席及福莆仙公会名誉主席。李庆传先生曾任兴安会馆主席,现为名誉主席,父子在新加坡华侨中享有很高威望。

我们先来说说李竹庵先生100多年的人生奋斗历史。

李竹庵先生是家中9个兄弟中最小的一位,母亲生他那年已40多岁,由于长年劳作,操劳家务,产后体弱,奶水不足,母亲望着襁褓中的李竹庵,忧心忡忡。

幸好,母亲平日为人宽容慈爱,主持一家生活样样公平,哥哥嫂子也是明白人,大家心都往一处用,恰好嫂子生了儿子,奶水充足,嫂子主动提出顺带一起喂养小叔子。在莆田,传统文化历来很受推崇,信奉长兄如父的生活理念。可以说,李竹庵先生是喝嫂子的奶水长大的。正所谓长嫂如母,血浓于水,亲情无价。这一份浓浓的手足亲情,始终伴随着李氏奋进不已的人生,李竹庵也因之更乐于奉献,回报亲人,回报桑梓,报答社会。

作为家中的老尾仔,母亲自是疼爱有加,李竹庵自幼聪明活泼,讨人喜爱。母亲望着幼小的儿子,自言自语:哎,你爹和我一年一岁,年纪大了要如何养大你,世道不太平,将来拿什么来给你娶媳妇呢?李竹庵从小坚定乐观,秉性勇毅,他搂着母亲的肩膀,反过来安慰母亲说:阿娘呀,您勿要担忧,您平常不是说一支草一滴露么,我长大自有法子。

自小耳濡目染,母亲里里外外忙碌的身影,深深地刻在李竹庵的心中,刚学会走路没多久,李竹庵就抢着帮母亲喂鸡,说起童年往事,李竹庵先生爽朗大笑:我那时年幼,又好强,不知多少次打翻了鸡食。年龄稍大,开始跟随哥哥到山上放羊,挤了羊奶卖钱,贴补家用。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母亲实在交不起学费,就对他说,家里的母鸡归他管理,生的鸡蛋卖了钱,来当学费。李竹庵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母鸡生蛋,他家的鸡蛋攒到一小竹筐,挑火柴、盐巴、豆酱等等的拨浪鼓老头,又要走村串户的,来到村前,说来奇怪,像是约定好了似的,每次家中日常用品快用完时,挑担人就会来。以鸡蛋换得盐巴,这大概是李竹庵先生接触到的最初的生意经。

那个时候的生活呀,真是苦,清贫。洗衣服用自家榨油的油渣饼,用石杵敲碎泡衣服,然后拿到溪里去洗。门前的小溪……莆田古老的习俗:小孩子满月时,要用粉子红把鸡蛋染红,分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表达喜庆,也祝福小孩子一生喜乐、红火。有一回李竹庵家分到了一个红蛋,母亲给了最小的他,李竹庵也舍不得吃,拿去卖钱,阿叔把蛋吃了,没给钱,李竹庵忍不住哭了。回忆往事,让人唏嘘不已。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李竹庵先生从小就具备天赋,有生意头脑,加上热爱劳动,勇敢坚毅,成年后,事业上果然一帆风顺,蒸蒸日上。

事隔近一个世纪,回忆起来,李竹庵先生哈哈大笑,童年趣事,使故乡在李竹庵的心上,是那样鲜活那样有趣。

先生时常念叨家乡,亲人,故园,风土,人情。

2009年,先生103岁时,家乡的领导来新加坡看望他,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爱之弥深,先生最喜欢听家乡话,尤其是带着萩芦山里口音的话,那话儿听到耳朵里,就像母亲亲切的呼唤。他喜欢老家的亲朋好友平日多多来往,得空要多来新加坡多住些日子,聊聊家乡的乡亲呀、新鲜事呀。李竹庵先生拉着家乡的领导打了几圈麻将,先生思维清晰,问起老家双亭小学,听说各方面设备都很好了,孩子们上学活动方便了,李竹庵先生像个小孩一样地笑了。

 

艰苦创业  大展宏图

 

李竹庵是在18岁时从莆田到新加坡打天下,他先从事中药行业,再慢慢扩大至房地产及交通业。

话说李竹庵先生自小天赋秉异,敢作敢当,他十几岁就随四兄前往福州学习外科跌打无名杂症及牙科医术。192518岁时,学有所成随胞兄李石庵往新加坡谋生。

刚踏上南亚炎热的土地,面对人生地不熟的境况,李竹庵先生除了新奇,以及对母亲的思念,更多的是在心里暗暗叫劲,总有一天,要奋斗出模样,以报答母亲殷殷的期盼。这里的风景和老家截然不同,椰树成林,植物茂盛,日光强烈,一年四季炎热,没有家乡的霜冻以及冬天经霜的芥菜,一切是这样陌生。当越冬的候鸟飞越大洋来到,他们也没空欣赏那天空中的鸟语,生活在温饱与积攒第一桶金中,慢吞吞而又倏忽而去。这边天气赤热多变,往往上午热浪灼身,下午却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很不容易适应。

但凭着那一股信念,他坚持着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硬是闯出了一片天。起先李竹庵先生在新加坡复原药铺上班,后任内科主任,21岁时独立行医,并与四兄合创益寿堂药铺。以精湛的医术及诚心服务大众,也把中医中药的神奇,自然而然地传播到新加坡,传播到母亲口中的走番之地。

李竹庵28岁与人合股办的士事业。这位倍受人们敬仰的商界风云人物,刚刚踏入商界时,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但他勤奋、诚实、兢兢业业,他的经商之道很快就在行业里得到认可。

李竹庵30岁为保险公司代理人,并经营合股建筑公司,至1947年改为美乐有限公司。由于其聪明勤奋,业务取得了蓬勃发展,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目光始终追寻着更大的商机。此后,先生尝试涉足其他领域,1940年创办鼎和酱油厂兼杂货店,代理汇兑局并南柔巴士有限公司,并在莆田涵江开设鼎和汇兑局,1953年再创亚洲建房金融有限公司,又组织创设远东民行有限公司、新山福荣有限公司。

椰风蕉雨,几十度春秋过去了,李氏事业一路行来,可谓如日中天。如果是普通人,能取得如此成就或许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但是,李先生并不安于现状,他勇于迎接挑战,永不停顿地创造辉煌。1973年创办京华酒店,从此在第三产业方面取得引以为傲的成就。1984年与人合股在莆田涵江开发涵华新村。后来,他利用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经营扩展至新西兰威灵顿、澳大利亚、东马种植业。

李竹庵先生从1963年至1983年领导兴安会馆,是兴安会馆任期最长的主席。这位在2006年庆祝百岁寿诞的人瑞,他的机警和清晰思路,让他根本不像是高龄的人士。由新加坡兴安会馆于1920年成立那年开办的宏文学校,以培养同乡子弟及附近的儿童为任,李竹庵先生对这所学校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他关注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他对宏文学校的期望是既单纯又远大,他希望宏文学校成为一所可以提供兴化后代一个牢固而又坚实教育基础的学府。

也就是这个信念,推动他在七十年代负起监督维多利亚新校舍筹款活动的重任。他以个人名义捐献了10万元,树立了慷慨解囊的好榜样。本身从事建筑行业的李竹庵先生,也亲自监督维多利亚街新校舍的工程。他期盼宏文学校最终会有自己的中学部,乃给予新校舍地基更加巩固的建设,以便日后发展能加盖更高的层楼。

说到宏文学校,李竹庵先生骄傲地指出,担任兴安会馆主席21年以来,维多利亚街新校舍的开幕典礼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致力于为兴化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场所,终于有了成果,这也是他艰辛建校路程的另一极点。

李竹庵先生虽然在八十年代就辞去兴安会馆主席的职位,但他却心系宏文,从没忘记过宏文学校,一心要确保宏文学校继续发扬光大。他以实际行动,在他百岁生日庆祝会上,捐献5万多元,其后再添加5万元,充作陶纳路宏文学校新校舍的建筑基金。他虽然对学校不能继续留在维多利亚原址展翅高飞感到遗憾,然而陶纳路新校园比过去的校园更宽敞、更现代化,他却是感到非常欣慰的。毋庸置疑,像李竹庵先生这样的传奇人物,激励着新加坡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尤其是海外华人华侨继续给予宏文学校和兴安会馆大力的支持。

 

薪火相传  辉煌耀世

 

李竹庵先生育有5个儿子、9个女儿。长子李庆传从小协助父亲一同打理生意。李庆传,19324月出生,祖籍涵江区萩芦镇双亭村,曾任新加坡兴安会馆主席15年,现任兴安会馆顾问、新加坡京华大酒店主席、董事经理。李氏父子多年来在交通业及房地产业顺风顺水,鸿图大展。而富不忘本,济困扶危,乐善好施,父子在新加坡华侨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家乡有口皆碑。

李庆传先生紧随父亲的脚步,自1984年起至1998年担任兴安会馆的主席。从小就跟随父亲来会馆活动的他,对兴安会馆的成立宗旨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他了解会馆就是联系兴安先辈和后代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的桥梁,没有了这些重要的联系,这些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将会流失殆尽。有鉴于此,他在领导会馆期间,积开展各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和庆祝会,例如会馆和宏文学校联办中秋节,以确保这类优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能不断地延续下去。

传统上,会馆章程并没有限制主席的任期。然而,李庆传先生清楚地意识到,缺乏新陈代谢、自我更新将对会馆构成挑战性,因为会馆里一些有才干、且能肩负重大责任的年轻人将无所发挥。坦而言之,会馆如果不能适时更换新血和领导层,就无从注入新的生命力,会务必停滞不前。因此,他在担任主席期间,进行了章程的修改,也就是执委会每三年务必改选一次;新任主席不能连任超过两届。   (未完待续)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