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荣
四
宋咸平二年(999),莆田平海湾航海者创建了平海神女祠,妈祖有了历史上第一次的分灵。七百年后,清朝靖海侯施琅奏请朝廷改称:平海天后宫。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莆田城郊白湖乡绅陈俊卿献地建成白湖庙,白湖庙奉祀妈祖。同年,妈祖第一次被朝廷敕封为“崇福夫人”。白湖庙是兴化府官祭的唯一庙宇。
今仰白湖香火,几半天下。这是南宋莆田一个叫陈宓的文人留下的一句话。
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千年时间,千千万万莆田人,用妈祖之爱守望妈祖,一座座庙宇香火旺盛,积极传播着妈祖文化。
走上湄洲岛,往往会惊讶于岛上女人们的服装与头饰。蓝衣服是大海,是天空,是航海者的天地。红黑裤子,是祝福,是平安,是家人对亲人永远的幸福守望。那一头妈祖髻,是一帆风顺,是一路平安,是一家人一生一世的平安记忆。一碗热气腾腾的妈祖面,是绵长的祝愿,是柔韧的守望。
湄洲岛上的乡亲们,用这样的生活方式,保存了妈祖生前的民俗风情,保存了一个时代永远的新鲜记忆,保存了对妈祖最深情的缅怀。
而湄洲岛上数十个分灵宫庙,用妈祖出游的特殊方式,丰富了妈祖文化的内容。正月的湄洲岛分明是最原始的妈祖信仰膜拜仪式,十几座村庄,无论姓氏,都在用心灵的语言展示着对妈祖的感谢。篝火,游灯,拈神,这些浓郁的民俗风情,连绵在正月灯笼红火的日子,连绵在每一户人家,每一扇向着大海的门户。
湄洲岛上人人似神,人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灵。
从祖庙分灵的妈祖庙,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兴化大地上,山区,沿海,平原,众多的妈祖庙,数不清的年代,数不清的信徒,共同汇成一条气势磅礴的文化之河。
而那些风格迥异的妈祖庙,无不体现莆田人独具匠心的建造。有着优秀的工艺传统,莆仙籍的能工巧匠成了妈祖庙的主要建设者,精美的雕功,恰到好处的布局,传神的修面手艺,惟妙惟肖的雕塑。这些具有高水平工艺的工匠,以他们无与伦比的智慧,完善着妈祖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
走进莆田城内的文峰宫,也许能亲眼目睹三代祠内的神龛上,供奉着白湖庙创建时期的妈祖像——宋代木雕夫人像。这尊木雕夫人像系彩色圆雕,身着霞帔凤袍,胸前彩凤依稀可见,腰系玉带,头梳船帆髻,面部表情圆满丰润,神态质朴端庄安详慈爱。这尊妈祖像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工艺精品。原安放在白湖庙,元至正十四年(1354)随白湖庙迁至文峰宫。这件最早的妈祖木雕作品成于南宋前期,距今已八百多年了。
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东岩山妈祖行宫、平海天后宫,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妈祖庙宇,光彩夺目地屹立在莆田大地上,而保存在其中的文物,都是千年妈祖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那些宋代木雕、元代石柱、明代石碑、清代雕梁,沉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又真实地倾诉着乡亲们永不放弃的内心力量。
五
莆田用数以百计的妈祖庙,守望着妈祖,守望着和妈祖有关的文物、遗址、祠堂。莆田人还用浓厚的教育氛围,数以千计的进士,数以万计的举子,用他们对妈祖的热爱和心灵感悟,传播妈祖文化,传播妈祖的大爱无疆。
大宋王朝不仅诞生了妈祖,诞生了妈祖信仰,其还是莆田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妈祖信仰已深深地扎根在乡亲们的心中。大宋王朝异常重视海洋和海上贸易,对妈祖的信仰十分推崇。南宋状元黄公度对妈祖文化情有独钟,留下诸多关于妈祖的诗歌,这是其中一首《题顺济庙》:
岁枯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崒晴空。
平生不厌谒巫娼,已死犹能效国功。
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
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樯一信风。
而元代又是中国对外交流最为频繁的一个时期,海运、漕运都比较发达。元朝统治者对妈祖也多有褒封。
元至正二十年(1360),户部尚书分管漕运事务的贡师泰,奉旨前往祖庙官祭妈祖,并写下这首诗歌《兴化湄洲岛祠天妃还》:
夜宿吴山上,朝行莆海东。
地偏元少雪,天阔自多风。
不见波涛险,宁知造化功。
百年神女庙,长护海霞红。
而明王朝的来临,并没有给莆田人带来太多的惊喜。明王朝长期实行海禁,航运几乎断绝,港口废落。对于习惯在海洋中寻找生活与事业的莆田人,心中早已闷闷不乐。虽然妈祖文化在莆田民间依然传递着强大的力量,但人们不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虔诚,口口相传着记不清的神话或传说。数以千计的莆田文人也用文学作品表达了心中的颂歌,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著名史学家黄仲昭用诗歌《题湄洲天妃庙》写出湄洲祖庙的神圣:
闲来乘兴到湄洲,独向朝天阁上游。
宫殿凌空藏圣迹,舳舻利涉赖神庥。
云移平海见楼橹,潮满良江渡客舟。
极目沧溟生澒洞,天风吹起海门秋。
但明王朝,在二百多年里,仅有二次褒封妈祖。
清朝自康熙起,为了收复台湾,打造强大的海军,对妈祖信仰极为重视。康熙五十九年(1720),妈祖祭典被列为朝廷祀典,春、秋遣官祭祀,成为当时朝廷公共奉祀的三大祭典之一。
平海天后宫,在此时期与壮丽的家国情怀紧紧地连在一起。多少莆田男儿怀抱着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从这里,踏上战船,紧跟着施琅将军,前往台湾海峡,前往收复台湾的漫漫水路。兴化人吴英、朱天贵成了收复台湾的功臣,平海天后宫也流传着几多妈祖护国庇民的神话。如今的师泉井,仍旧在诉说着那一段血雨腥风。
千年时间,莆田用妈祖精神守望妈祖。
莆田文人们以诗词歌赋记录了人民的歌颂,并用发自内心的感受,直抒胸怀,表达了对妈祖的敬仰,贯穿着一千多年的时间。郑樵、陈俊卿、林环、柯潜、周瑛等文人都写着有关妈祖信仰的作品,形成了一条清澈的文学之河,至今仍澎湃着感人之情。
守望妈祖,传播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已经成为莆田人世代相传的精神火炬。
妈祖从人到神,一直和千万莆田人的努力与守望,连结在一起。
守望妈祖,守望心灵的家园,守望精神的故乡。
六
明永乐三年(1405),郑和开始了浩浩荡荡的七下西洋之旅。
为数不多的莆田籍水手,庄严地走上了湄洲岛,恭请了妈祖神像与香炉,开始了数十年异国他乡的漂泊。这些善良而又勤劳的莆田人,为了生计,踏上了茫茫的海洋,但他们心中有妈祖,妈祖保佑着他们千里万里的航路。而在遥远的他国,他们筑起了一座座向海的妈祖庙,点燃了异乡第一炷祈祷平安的烛火香烟。
明嘉靖年间,长达二十多年的倭寇之乱,给莆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旅居东南亚的莆田籍华侨日益增多,不少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踏上一条条陌生的水路,踏上一座座未开垦的岛屿,他们尚未安顿好家庭,就率先建起妈祖庙,让来自故乡的烛香,熏染着那颗华夏之心。
或许是下南洋的乡亲,牵挂故乡与亲人,为了保佑平安,从祖庙分灵了神像,或带着蓄满烟灰的香炉。古代的海上远航是变幻莫测、充满危险,为了祈求茫茫旅途的平安,乡亲们就在船舱上敬奉妈祖,日夜点燃烛香,照亮心灵的方向。当他们平安抵达异国,即建立庙宇,供奉妈祖神位,祭祀心中的妈祖,感谢她漫长而细心的保护。
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莆田经济更加凋敝,人民生活异常艰难,为了寻找谋生之路,莆仙人成群结队,漂洋过海,他们手中捧着妈祖神像,怀着一把泥土,带着方言和乡愁,在南洋落地生根。
毋忘祖根,毋忘故土,带着梦想和泪水的华侨,从祖庙分灵着心中的最爱,最大虔诚表示对妈祖的崇拜。
如今,东南亚许多国家,无论是城市或是乡村,都遍布着兴安会馆、福莆仙同乡会和有关林姓祠堂,都奉祀着妈祖。几百年来,香火不断,成为当地一道文化奇观。
信仰妈祖,守望妈祖,是广大华侨共同的精神家园。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生日,妈祖庙便成了当地华人狂欢的场所,人们在此烧香,在此祈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