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丹斯里拿督童玉锦的传奇人生(中)
【发布日期:2021-03-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童家彬



童玉锦先生与乌鲁冷岳兴安会馆理事合影

四十年后,当年大马兴总的“三剑客”之一、后来已是大马兴总名誉总会长兼顾问丹斯里童玉锦,他动情地说,回首40年,他见证兴总的倡议及成立,至今仍对兴总怀有无比爱护和情感,绝非笔墨所能形容。为了表达童先生永与兴总同在并与大家共勉之情怀,在祝词的最后童先生还特地引用了泰戈尔的一句名言:“无论你走多么远,你的心总是和我们连在一起,无论黄昏的时候树影有多么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

    华团工作繁琐,协调乡团事务就更加困难。可童玉锦先生在这个位置上游刃有余,不仅因其才干、能力,也因其人格、德行。成立于1957年的福建社团联合会(福联会),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社团之一,可该会一直没有一个永久的会址。童先生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造福联会会所,让海外福建籍乡亲有一个“家”。会所从购地到动土、施工,他事事亲躬。为了筹措资金,他自己带头出钱,并亲自担任筹募会所基金会主席,率领同仁飞东马、跑西马,历时三个多月,实现了筹款目标。对此,乡贤们有口皆碑:“拿督童玉锦,他大公无私及服务精神,令人敬佩。”
    童玉锦常说,社团的发展关键是自身的努力,但也离不开社会的呵护,特别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拿督童玉锦在马来西亚侨界和主流社会享有崇高的声望,凭着他个人的魅力,每次社团的重大活动,总是邀得宾朋满座,上至政府高官,下到地方政要。2004年8月20日,在福联会会所大厦的落成典礼上,前首相马哈迪蒂尔不但亲临祝贺主持开幕,而且还与童先生等乡贤一起拉响数十彩炮,共同祝愿: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崭新的会所大厦能为全马福建同胞缔造新的历史丰碑。为此,马哈迪蒂尔在祝词中,高度赞赏在马福建人勤劳能干,为马来西亚共和共荣奉献的精神,已成为其他多元种族国家极力仿效学习的典范。
    童玉锦为人低调、办事高调,广受社会称颂。在排解纠纷中,他内方外圆,公平、公正,合情又合理,化干戈为玉帛,体现出极高的领导艺术。2001年,马来西亚首相署举办“首相与民同圆共庆冬至”活动,童玉锦联合了华人七大社团,组成协调委员会。委员会数度拜会前首相敦马哈迪,就华社关心的课题交换了意见,表达广大华人的合理诉求及愿望,为当局提供决策参考,有效地维护了华族的权益。童玉锦为此赢得华族的尊重。大家都评价说,童老钱不算最多,但最热心社团公益事业了!
    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是社团的未来,为了壮大华社力量,吸引及鼓励更多的华裔青年才俊加入到华社大家庭,童先生鼓励并支持社团中的青年团组织根据青年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像体育竞赛、绘画比赛、全国华青嘉年华、全国中学华语辩论赛等。有些活动还用他来冠名,比如:丹斯里拿督童玉锦局绅常年杯全国同乡羽毛球锦标赛、丹斯里拿督童玉锦杯校际男女团体乒乓邀请赛。
    这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曾任马来西亚雪隆华堂会长的颜清文,祖籍福建古田,是马来西亚著名华商华团领导人,在主流社会颇有地位。2004年颜清文因为一笔他担保的公司贷款的利息未还,遭联邦法院宣判破产。“他说我破产,等于没有名誉”,颜清文尝尽人情冷暖,并写下《破产百日记》。在《破产百日记》有这样一段话:“我和拿督童玉锦(福联会会长)认识是近十年的事,大家在社团工作上碰面和交流,没有生意和钱财来往。我非常敬佩他服务社团全力以赴、从不言倦的精神。我破产后不久,他为了安慰我特地请我吃饭,并约了福联会主要董事作陪。饭后,他拉我到旁边,告诉我,需要多少钱还债向他开口。我听了,感到非常欣慰:这一生能交上这么好而会欣赏我的人,令我感到自惭。”
    在马来西亚一份华文报刊上,一篇题为《为广大乡亲谋福利》的文章,概括了童玉锦服务社团的人生心路,现摘抄如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童玉锦从小就体味人生百态,也感受到乡亲的亲情和乡谊。所以,从生活略有好转的那一天起,他就开始投身于华人社团,为广大乡亲谋福利,反哺大家的点滴之恩。任何时候,只要社团需要,乡亲需要,他就挺身而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翻开童老服务社团的记录,我们发现,不论在兴安会馆或福联会任内,巧合的是,童老都是在非常时期挺身而出,主持大局,稳住了会务的发展,对同乡的团结,功不可没。例如:1969年,雪隆兴安会长王堂镕因病告假,即由童玉锦代行会长职权;1990年,兴总会长拿督林金树因健康关系辞呈,由童玉锦填补遗缺;2001年,福联会领导层人事有移动,童玉锦临危受命,出任会长;2001年,马来西亚7大乡团(马来西亚福联会、马来西亚潮联会、马来西亚客联会、马来西亚广联会、马来西亚海南联合会、马来西亚广西总会及马来西亚三江总会)拟组建全国乡团联合总会,但群龙无首,童玉锦出任7大乡团协调委员会主席。
    童玉锦先生长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全马社会的一致肯定。1976年荣膺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赐AMN勋衔,1976年被雪兰莪苏丹封为太平局绅,1996年又被雪兰莪苏丹封赐DSSA拿督勋衔,2007年被马来西亚国王赐封“丹里斯拿督”称号。在获悉童玉锦被马来西亚国王赐封“丹里斯拿督”的第一时间,莆田市委统战部和莆田市海外联谊会就发去了贺信,祝贺他长期以来竭力促进居住地和祖籍地的交流合作,为居住地和祖籍地的共同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童玉锦先生对华社的执着也不因为岁数的增大而衰减。2012年11月30日马来西亚东方日报有篇专题报导《兴安总会名誉总会长兼顾问:丹斯里童玉锦》。这篇专题报导开头第一个标题是“老福建有情有义  童玉锦眷恋乡团重教育”。
    文章写道:“年过八旬理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还活跃在职场和社团工作的,在华社当中丹斯里童玉锦要属其中一人。一个88岁高龄仍在办公室里忙碌的长者,即使卸下许多事业和社团的重担后,却还一直眷念社团工作的人,想必除了过人的毅力,也需要一些情感,尤其是对老乡的情怀。
    童玉锦的人生经历与成就,和马来西亚乡团有水乳交融关系,尤其是大马福建社团联合会总会及大马兴安会馆总会。他对本地福建人及福建省乡亲有着血浓于水的情怀,抱着兴安人就应该参加兴安会馆,老乡之间要互相帮忙的想法,这一投身就是一甲子。

    虽然他后来已退居幕后,但一些事情童玉锦还是亲力亲为。他戏称,“未来日子不懂会如何,现在是走一步算一步。”


童玉锦先生在他的阳光集团办公室里向莆田采访团成员介绍他曾获得的荣誉


呵护华教:情有独钟
 
丹斯里童玉锦出生在战乱时期,年少时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3年零8个月的日治时期,刚念初中一年级他被逼辍学。可是他一直没有忘记教育是民族的根本,因此积极推动华文教育工作。对于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童老可谓情有独钟。他身体力行,处处垂范,同样展示了侨领的风范。
    马来西亚华教主要集中在华小与独(立)中(学),这些以母语(华语)为主要教学载体的私立学校,也是宏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童先生时刻关注着华小与独中的健康发展,哪里有困难,他到哪里去解决;哪里有矛盾,他到哪里去排解。从学校领导层的团结,到教师队伍的稳定;从奖学金、助学金的募捐,到学校文化活动经费的筹措,无不倾注着他老人家的一腔心血。他多次呼吁乡贤应发扬炎黄子孙热心教育的优良传统,既要慷慨解囊,更要以直接或间接的实际行动,来参与华教事业的发展。记得2003年,当地政府要求华小要以英语替代母语来教学数理学科。为保存、争取华社母语教育的发展,童先生以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主席和福联会会长的名义与其他华社侨领,一起拜会首相马哈迪,反映华社的立场和心声,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童玉锦有一句名言:知识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教育可以提高一个民族的素质。因为童老深谙,教育是造就人才的摇篮。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让更多的华人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童先生在这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当地的华人社团有一个心灵相通的规矩,几乎都成立大学贷学基金,其目的就是咨助那些贫困生,有机会进高等学府深造,庶免埋没英才。据童先生回忆,当年兴安总会为了成立大学贷学金,他和乡贤们带头出资,并奔波东西马各角落,吁请同乡大力捐输,慷慨解囊,集腋成裘,经过数年时间共筹集到上千万资金,为一大批家境清贫、品学兼优之莘莘学子,得入大学之门深造有路。自1976年兴总大学贷学金设立以来,迄今已培育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许多已学成归来服务国家。身为吉隆坡中华独中董事长的他,依旧乐而不疲,每年捐出20万令吉给隆中华清寒子弟。同时还希望能成立一个隆中华独中百万令吉基金,协助更多的清寒子弟完成学业。前年,一家杂志举办《我爱独中》全国征文比赛,童玉锦二话不说,捐出一笔可观的数目,作为赛事活动和获奖者礼品的费用。不久前,他还给吉隆坡州立小学捐献了20万令吉的建校基金。童老解释说,“把金钱撒在需要的地方,是最大的快乐!我以前家庭贫困辍学,很遗憾,我要尽力让贫家子弟都能上完大学。”中学没念完的童老,对教育事业格外重视,他对华族教育事业的资助,是有口皆碑。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