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捐建园头侨中教学楼,建于1957年,重修于1988年
莆田园头侨中首届毕业生初三七全体同学合影留念
华侨捐资55万元,园头学校综合楼建于2001年
华侨捐资34万元,于1992年建成的园头小学办公楼——绿洲楼
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地处城厢区华亭镇西南木兰溪畔,辖区面积4.85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人,是城厢区重点侨村,素有“文化绿洲”“著名侨乡”之誉。这里山环水抱、民风淳朴,充满着传奇的地方特色:经世代衍化,该村有着三个著名的“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乡人固守乡土务农、“三分之一”乡人谋取功名供职各地、“三分之一”乡人旅居海外谋生打拼。解放前,园头村人多地少,谋生艰辛,不少年轻人因生计所迫,被迫投亲靠友,纷纷离乡背井走四方,甚至漂洋过海,前往海外各地谋生,如今仅在马来西亚就有乡人第四、第五代传人达到四千多人,超过本村现有人数。据统计,目前全村侨居马来西亚、新加坡、以色列、澳洲等国家和地区人口约有一万多人,重点侨胞有陈春德(云里风)、龚寿苍、龚承恩(释真经)、龚承烈、曾九发等,其中陈春德(云里风)先生荣获“莆田市荣誉市民”称号,龚承烈先生荣获“城厢区荣誉市民”称号。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为了改变贫穷的状况,很早以前园头村就有不少志士仁人提出了“办教育、找出路”的主张。因此,在这个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沙洲,人均可耕地不足一分,居住着五百余户、人口也不足三千人的小村,竟然培养出大中专院校学生、研究生约八百多人,实可谓人文荟萃,名人辈出,代不乏人。“树有根、水有源”。寻根追源,这些都是和海外侨胞默默支持和奉献分不开的。园头村海外侨胞外出不忘祖根,捐资办学、修桥铺路,默默地支持着家乡的发展,老一辈侨胞更是经常教育子女尊宗敬祖,学好莆仙话,不忘祖籍地。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他们十分关心家乡建设事业,不少人每年携眷返乡拜祖,为家乡建设尤其是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一
建国前,园头村因人多地少,谋生艰辛,当时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摆脱家乡困境,在“办教育,找出路”的思想指引下,先在紫气轩设办私塾,招收本村学子传道授业,让农家娃识字算数。清末时乡贤商人龚紫新另择在“石头顶”山麓筹建“云庄书院”,成为当时华亭地区唯一求学场所。五四运动后,家乡建设书院的消息传到海外,侨胞纷纷捐资汇款,把学堂改扩为双层楼房,上下两厅四房,当局莆田县府也正式承认其为莆田县初级小学,即园头小学。此后,热心教育事业的各侨胞乡亲连年都相互劝募筹资,汇款回乡,均用于添建校舍,增置教学设备等。当时园头小学不仅是在整个华亭地区内,而且是莆田县内设立最早,设备最齐全的学校之一。
1930年,莆田县府下派林石庭担任校长。林校长善于联系群众,勇挑重担,继续发动侨胞集资,在原学堂的东部再扩建一座上下楼四间教室,增办了高小班,成为全学区除华亭小学之外仅有一所完全小学,负责招收园头、南湖、湖里、万坂等村青少年入学,学校共开设8个班,学生数达三百多人。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曾组织学生宣传队,排练好戏剧、街头剧、快板等节目,深入各地进行“抗日救国”等宣传活动,博得了周围观众热烈喝彩。建国前有不少校友,现已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人士、业内翘楚。如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高级讲师陈真元先生,台湾大学的教授陈钥先生,更有旅居马来西亚的陈春德先生(笔名云里风)已成为中外驰名的儒商能人,在园头校史上都记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乡亲扬眉吐气,热烈庆祝,随即掀起了以各种形式支持家乡建设事业的热潮,他们发扬捐资兴学的传统,创办公益福利事业,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1956年秋,在时任园头小学校董事会许元培、龚玉朴、龚承价等主持下,与老侨胞龚寿聪、龚玉桂等取得联系,从南洋汇来三万巨款,兴建128间平房教室以及购置各种教学设备硬件。
1957年9月,在侨胞的支持下,园头侨办中学开始创立,至1959年学校初中部发展到六个班,学生数达365人。当时校名为“莆田县园头侨中”,仍由园头学区兼管。1960年至1962年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园头侨中撤并为农中,迁入龟山农场成为半工半读学校,后与华亭十二中合并为五七中学。1962年,园头侨中师生撤回家乡原校址,复办园头侨办中学,办学经费由侨胞龚寿聪等筹资,每年汇回马币2000元,以解决教师工资及办公费用至1972年为止。至1972年13年之间,园头侨中为家乡培养了不少文化科技人才。
三
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村里人集体倡议办中专补习班,又得到马来西亚龚承烈、陈金凿、陈春德等几十位侨胞支持,先后汇来3万多元作教师工资及办公费用,把历届初、高中毕业生组织起来补习,三年中又为本村输送60多人上大中专院校。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园头小学举办70周年校庆盛典,龚寿长、陈春德、陈德春等海外侨胞不辞劳苦,走家串户,奔走呼号,发动劝募活动,又捐资20多万元兴建一幢校友楼,命名“绿洲楼”。
2001年,园头中学为改善教学设施,拟建一座四层综合楼,因资金欠缺,中断二年时间。侨胞黄国民闻讯后马上与陈春德、陈锦凿一道积极宣传鼓动,自己驾车在大马各大州劝募活动,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筹集70多万元人民币。这座集教学、教研食宿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楼终于于2005年秋落成。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势喜人,流传于海内外。海外侨胞也再度掀起关注家乡教育事业的热潮,积极投身于重教奖学的活动,继“龚寿堦奖学金”之后,1989年“龚承烈奖学金”在园头小学成立,用来奖励小学优秀生和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至今已颁发了二十四届;1993年8月起,驰名中外的原马来西亚华文作协主席云里风(原名陈春德)先生也在中学设立以纪念其先父先母命名的“陈章炉、杨玉歌奖学奖教金”,用来奖励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和育人卓著的教师,每年颁发一次,至今颁发第二十届。园头人说,办好学校,培养人才,也是一种拓荒,是最有远见的生产力,这应归功于长期对家乡教育事业无私援助的海外三胞。
富而不忘百姓,富而不忘桑梓,是侨胞陈春德(云里风)的一贯信条。他本人生活俭朴,但对教育事业、文学事业、公益慈善事业,从来不遗余力。在马来西亚,他设立了“云里风文学奖”“云里风奖学风文学奖”“陈章炉奖学金”“杨玉歌奖教金”“仙游一中奖学金”、兴安会馆“奖学福利金”等;在中国,他也设立了“云里风金石文学奖”以及华亭镇“侨蕾杯”小学作文比赛等一系列奖项,为奖掖后进,繁荣文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解决家乡中小学晚间自修、办公和群众照明问题,1982年龚寿聪、黄昌等几十位侨胞合资捐款5万多元,使该村成为华亭镇首批实现民用照明的村庄之一。此后,由省交通厅设计的156米园头大桥于1987年12月建成通车。总造价约30万元,其中“三胞”捐资占一半。从此结束千年以来靠小船摆渡出外历史。1994年,马来西亚侨胞筹资100多万元人民币,支持村里将园头桥北新店至后社村接壤的一公里沙石路,全面改灌水泥路面,成为新街大道。
侨胞们还为园头幼儿园购买大量玩具、教具、整修活动场所;捐资雇工打扫卫生,铺设通往山坡、田间的水泥路和过河小桥。为丰富家乡文化生活,黄亚华等侨胞专门捐资近四万元,购买乐器胡琴、铜器组建十音八乐队,活动于华亭镇各村。而对家乡亲友婚丧嫁娶,上大学,盖房等简直无所不包,一心一意为家乡子孙造福。
海外赤子拳拳爱心,悠悠乡情,家乡人民受益匪浅,村里专门将历次捐款之芳名刻碑留字,以垂久远。(李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