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简明历代褒封妈祖事由
【发布日期:2021-11-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朱合浦

 

凡是妈祖信众,或者从事妈祖文化工作的人,应该都知道妈祖因“神迹昭彰”而获宋、元、明、清几代皇帝的褒封共36次;然而,多数人可能只了解其每一次褒封的封号,却并不一定了解该次褒封的事由。我今天特地从史料记载中,将每次褒封事由逐条梳理一下,并用最简约的文字作大体的记述。希望读者诸君一起来关注。

 

宋代

 

1、绍兴二十六年(1156)封灵惠夫人

事由:南宋高宗皇帝要在京都举行“郊典”(在郊外祭天祭地祭众神)。由于此前杭州已创建了妈祖的神祠,于是高宗皇帝就诏封妈祖为“灵惠夫人”。这次诏封为此后历代皇帝褒封妈祖开了先河,意义重大。

2、绍兴三十年(1160)加封为灵惠、昭应夫人

事由:兴化郡守将妈祖助“扫平海寇”的事迹上奏朝廷而获得加封。

3、乾道三年(1167)加封为灵惠、昭应、崇福夫人

事由:兴化郡守将妈祖示梦以“圣泉救疫”的事迹上报到朝廷,获皇帝下诏加封。

4、淳熙十一年(1184)加封为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夫人

事由:福兴都巡检姜特立将奉命率兵出海,扫荡、平息寇祸时得到妈祖神助的事上奏朝廷而获加封。

5、绍熙元年(1190)晋封为灵惠妃

事由:兴化郡守将连年大旱,向妈祖祷雨有验的神迹分别上报给孝宗和光宗两朝,最终获得从“夫人”晋封为“妃”。

6、庆元四年(1198)加封为灵惠、助顺妃

事由:东南沿海(瓯、闽列郡)普遍干旱少雨,而唯独兴化军所属的三个县,因有妈祖庇佑,人们祷告得雨,庄稼丰收;适逢当年朝廷又调闽、粤舟师去大奚岛平息暴动,在海上也得到妈祖的神助。综上,皇帝又加封妈祖。

7、嘉定元年(1208)加封为灵惠、助顺、显卫妃

事由:金人哨聚淮甸,宋朝派兵北伐,出师前向妈祖祷告求助,结果三战三捷。朝廷因妈祖助淮甸退敌有功,下诏加封。

8、嘉定十年(1217)加封为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

   事由:以妈祖降霖救旱并助擒入侵乡井的海寇而加封。

9、嘉熙三年(1239)加封为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

事由:皇帝在得到妈祖神助钱塘退潮的奏文后,下诏加封。

10、宝祐二年(1254)加封为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

事由:兴化军和泉州两地干旱,造成饥荒,幸得妈祖神助,乞雨得雨,秋收有获,以济兴泉饥。为此,皇帝加封。

11、宝祐三年(1255)加封为灵惠、助顺、嘉应、慈济妃

事由:史料未记具体事由。

12、宝祐四年(1256)加封为灵惠、嘉应、协正、善庆妃

事由:以钱塘堤坝成,“神助有功”而加封。

13、景定三年(1262)改封为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事由:以火烧强寇陈长五,“神助有功”而加封。

 

元代

 

14、至元十八年(1281)晋封为护国明著天妃

事由:海外诸番宣慰使、福建道市舶提举蒲师文将妈祖“保护海道,舟师漕运,恃神为命,威灵赫濯,应验昭彰”的神迹,一一上奏朝廷。皇帝大喜,遂敕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妈祖从此由“妃”升格为“天妃”。

15、大德三年(1299)加封为护国、庇民明著天妃

事由:皇帝以妈祖庇护漕运有功,下诏加封。

16、延祐元年(1314)加封为护国、庇民、广济、明著天妃

事由:皇帝以妈祖庇护漕运有功,下诏加封。

17、天历二年(1329)加封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事由:皇帝以妈祖庇护海上漕运有特殊功勋,而下诏加封。

18、至正十四年(1354)加封为护国、辅圣、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事由:皇帝以妈祖在庇护海上漕运中屡屡显灵,下诏加封。

 

明代

 

19、洪武五年(1372)敕封为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事由:明初仍因袭元代规矩,在开国不久即对妈祖敕封。

20、永乐七年(1409)敕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事由: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归来,禀告海上遇险,“幸得神助”。皇帝遂下诏加封。

21、崇祯十七年(1644)加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安定慈惠天妃

事由:南明弘光皇帝所封。传系神佑护送张皇太后渡江安抵南京。由于南明政权短暂,所以多数史书未予记载。

 

清代

 

22、康熙十九年(1680)重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事由: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以妈祖对克复厦门有“神助”为由,奏请朝廷褒封。皇帝下诏加封。

23、康熙二十三年(1684)晋封为天后

事由:因施琅率军收复澎湖与台湾,“默叨神助”,奏请加封。

24、乾隆二年(1737)加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

事由:因福建总督郝玉麟疏称“台湾守备陈元美在洋遇风,虔祷天后,俱获安全”而钦准加封。其中,改“弘”为“宏”属避讳。

25、乾隆二十二年(1757)加“诚感咸孚”四字

事由:翰林院侍讲全魁、周煌出使琉球,“海上得神助”,题请加封。

26、乾隆五十三年(1788)加“显神赞顺”四字

事由:据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等奏,“福州驻防官兵内渡船只,在港口被风,遇危获安,叠征灵异”。奏请予以加封。

27、嘉庆五年(1800)加“垂慈笃祜”四字

事由:因“各洋面巡缉兵船及商船往来,均赖神力庇佑”。故获加封。

28、道光六年(1826)加“安澜利运”四字

事由:因“本年海运化险为平,神显应尤著”而加封。

29、道光十九年(1839)加“泽覃海宇”四字

事由:册封琉球正使林鸿年之封舟内渡,两次猝遇风暴,于危险万状之时,“俱得默邀神助”,藉以化险为平。故请加封。

30、道光二十八年(1848)加“恬波宣惠”四字

事由:两江总督李星沅等奏,“连年海运米石均邀神佑”,请加封号。

31、咸丰二年(1852)加“导流衍庆”四字

事由:两江总督陆建瀛等奏,“海运安稳,获邀神佑”,请加封号。

32、咸丰三年(1853)加“靖洋锡祉”四字

事由:闽浙总督王懿德奏,“神灵显应,护佑台湾洋面船只往返安稳收帆,鲜有失事”。故请皇帝加封。

33、咸丰五年(1855)八月加“恩周德溥”四字

事由:热河都统英隆等奏,琼州所属海口击退盗艇,系该地方官祷蒙天后灵佑,故请皇帝加封。

34、咸丰五年(1855)十二月加“卫漕保泰”四字

事由:漕运总督兼署河道总督邵灿奏,“江苏海运,沙船全数安抵天津,收兑迅速,念神灵默佑”,故请皇帝加封。

35、咸丰七年(1857)加“振武绥疆”四字

事由:史料未记具体事由。

36、同治十一年(1872)加“嘉祐”二字

事由:海运绅董郁熙绳以“神护漕有功”,呈请加封获准。

附注:清代封号加至同治十一年(1872)达六十二字,诏不再加,但光绪元年(1875)诏以“敷仁”二字封台湾苏澳、安平海神,后人遂将之与同治所封“嘉祐”合成为“嘉祐敷仁”四字。

因此,今人所书之妈祖封诰全称有六十四字,即: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嘉祐敷仁天后之神。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