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妈祖庙里的铜钟与铁炉
【发布日期:2022-02-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朱合浦

 

 

郑和铜钟


 

澳门妈祖阁铜钟


 


台湾北港朝天宫铜炉

 

 

一般来说,规模稍大一点的妈祖庙都建有钟鼓楼,也会如佛教寺庙一样的每天暮鼓晨钟,并且配合诵经祈福活动,当然所诵并非佛经,而是妈祖庙特色的《妈祖经》。

既有钟楼,必悬挂铜钟。铜钟有大有小,但其用途则相同,都是为信众祈福。铜钟有新有旧,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年代有故事的妈祖庙铜钟;其中鼎鼎有名的当数“郑和钟”!

 

郑和铜钟

明宣德六年(1431)铸,通高83厘米(其中纽高14厘米,钟身高69厘米),口径49厘米,重77公斤。肩部镌12组连接的如意云纹,其下镌回纹带一周,腹部镌云纹带一周。两带之间的五个长方格子内环镌八卦。其中三格镌刻两个卦象,另两格则各镌一卦:其一为巽卦(  ),旁镌楷书“风调雨顺”;其二为坎卦(  ),旁镌楷书“国泰民安”。

钟体下部环镌楷书铭文:“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按:此钟原为长乐南山三清殿之物。据明陈省《三清殿祝圣道场记》说,郑和用建天妃宫余木构三清殿,以为配套建筑。迨至民国,宫与殿皆废,钟亦沦为吴航小学校钟,后来又被抢救出来。先由南平市博物馆收藏,系国家一级文物,后藏于国家博物馆。郑和铜钟不仅是纪念郑和下西洋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之一,也是妈祖文化的重要文物之一。

关于铜钟的铸造地点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是郑和在福建长乐新建三清宝殿时所铸,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从长乐运到了南平;另一种意见认为是郑和曾经到过南平并在那里铸造了铜钟。

 

香港铜锣湾天后庙铜钟

清乾隆十二年(1747)铸。体高约有60厘米,钟体表面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今挂香港铜锣湾天后庙后殿。

 

香港平原天后庙铜钟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铸。体高约50厘米。今挂香港粉岭平原天后庙后殿。

 

香港赤柱天后庙铜钟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铸,体高约50厘米,表面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今挂香港赤柱天后庙后殿。

 

香港南凼天后宫铜钟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铸。挂香港长洲岛南凼天后宫正殿。

 

澳门凼仔天后宫铜钟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铸。铭曰:“国泰民安。龙头湾天后宫,乾隆五十五年置,万德老炉造。”存澳门凼仔天后宫。

 

澳门妈祖阁铜钟

清乾隆年间(1736-1795)铸。铭曰:“顺德县西淋郡登洲堡修船行沐恩弟子诚心喜认,虔铸金钟一只,重三百余斤,敬在香山县荣常都濠镜澳莲峰山观音菩萨座前。永远供奉。”挂澳门妈祖阁莲峰庙观音殿。

 

丁加奴和安宫铜钟

清嘉庆六年(1801)铸。铭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泉州府同安县张过立。”挂马来西亚丁加奴和安宫。

 

“鹿港郊”铁钟

清道光十七年(1837)铸。铭文:“泉郡南关外浯江铺塔堂鹿港郊公置”,以下列名46家商号。末署“道光十七年岁次丁酉阳月吉旦”。存泉州天后宫。

 

香港佛堂门大庙铜钟

清道光二十年(1840)铸。铭款:“敬送天后宫。信士母黄氏,梁辉基、宏基、华基、华男亚润。道光二十年庚子春月吉旦立,万民炉造。”存香港佛堂门天后庙。

 

锦州天后宫铜钟

清嘉庆十年(1805)铸。铭作:“锦州天后宫。江浙福建众商公助,姑苏甘受天铸造。”

 

香港索罟湾天后庙铜钟

清道光三年(1823)铸。铭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道光三年吉旦。”存香港南丫岛索罟湾天后庙。

 

香港佛堂门佛堂庙铜钟

清道光十九年(1839)铸。铭作:“奉送圣宫案前,沐恩弟子郑应开偕男进锦、罗会新敬奉。道光十九年吉日敬酬。万民炉造。”存香港佛堂门佛堂。

 

台湾北港朝天宫铜钟

清咸丰十一年(1861)铸。波纹口,体表上部镌“朝天宫”,下部镌“咸丰十一年厦门隆丰厂造”。

 

北港朝天宫梵钟

清宣统三年(1911)重铸。铭作:“宣统辛亥三年仲秋吉立。太子太师赠加伯爵前任闽浙水师提督二等男世袭王得禄谨献。孙王顺记重敬立。”

 

说过了铜钟,接着说一说妈祖庙里的铁炉,即铁香炉。与铜钟不同的是,妈祖庙不分规模大小,香炉是必备的礼器。香炉多属铸铁,也偶有铜制。这里就介绍几个比较典型的铁炉(铜炉)吧。

 

台湾鹿港天后宫铜香炉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铸。圆形,两耳,三足。铭款:“乾隆丁未年置,湄洲进香正炉,鹿港旧祖宫。”存台湾鹿港天后宫。

 

香港赤柱天后庙铁炉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铸。高鼎式。炉口外环镌“天上圣母”,有“道光二十九年”铭款。置香港赤柱天后庙殿前。

 

台湾北港朝天宫铜炉

这座“万年香火”炉是清咸丰七年(1857),深沪信徒翁载恭、王源炉、翁长兴、黄怀抱等人在台湾笨港向朝天宫妈祖虔诚敬献的。它以青铜制成,古意盎然,晶莹圆润,精美绝伦,炉的两边正面分别铸有阳刻之“万年香火”及“朝天宫”等字,侧面分别铸有阳刻之“深沪弟子翁载恭、王源炉、翁长兴、黄怀抱恭献”“清咸丰七年”等字及图案,与朝天宫正殿肃穆旺盛的灵气,相互辉映,现已列为台湾北港重要的历史文物。

 

澳门马交石天后宫铁炉

清同治四年(1865)铸。铭曰:“沐恩信士蔡永孚偕男世玷敬送天后元君座前。同治四年孟冬吉旦立。禅山信昌炉造。”存澳门渔翁街马交石天后庙。

 

台湾中港慈裕宫铜炉

清代作品,口径44厘米,高25厘米,表面镌有山川景物,工艺精湛,无名款。

 

泉州天后宫铁炉

长方形,口径60厘米×40厘米,高40厘米,四兽足,双耳。文物鉴定为清代作品。近年出土于泉州天后宫工地。

 

营口天后宫铁炉

铭文“天后圣母”,上款“嘉庆二十五年”,下款“奉天海域县没沟营税店丰盛、恒益、宝兴、广信、洪昌,上海信商周锡璜同敬助”。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