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合浦
南沙天后宫
历史上,妈祖信俗是从发祥地莆田沿海岸线向南北扩展传播的,这也符合海洋文化的发展规律。而广东(粤)与福建(闽)毗邻,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妈祖信俗传播最早也最繁盛的省份。《天妃显圣录》所记载最靠近妈祖羽化升天时间的经典故事,就与广东相关。
这就是“祷神起碇”的神迹。
说的是妈祖于宋雍熙四年(987)羽化,就在“众为立庙于本屿”的数十年后,即北宋天圣前,有一年季春,一个名叫三宝的海商,船上满载异货,要运往广东。
这一天船泊湄洲,临出发时却发现船碇拉不起来。派人入水检查,看见一怪物坐在船碇上。三宝很吃惊,急忙上岸询问湄洲当地人:“此方何神最灵?”当地人告诉他,这里有一“灵女”神十分灵验。
于是,三宝就到灵女祠(即初始妈祖庙)拜祷。祷毕,恍惚看见神女优游船碇之上,鬼怪随即逃避,船碇马上就拉起来了。
三宝乃插香一瓣于祠前石间,向神女许愿:“神有灵,此香为记,愿显示征应,俾水道安康,大获赀利,归即大立规模,以答神功。”
接着,三宝一路上凡遇风涛危急,必拈香祷祝,都得到神女护庇。
过了三年,三宝经商发财,回航也十分平安,就特地再到湄洲拜谒神女祠,看见他前几年插在地上的瓣香,竟然萌芽盘根,化成三棵树。这时正逢三月二十三日神女诞辰,三棵树树叶丛茂,郁郁缤纷。
三宝知道这是神女的感应,于是还愿捐金,重建庙宇,焕乎改观。
类似的妈祖经典故事还有“浮曦妃祠”“拯兴泉饥”等,说的要么是闽商往粤,要么是粤船来闽,两地船商的频繁来往,必然将妈祖信俗传播到所到达的港口码头等地,妈祖信俗随海路的繁忙而兴盛。另外还有一个缘由,那就是历史上莆田向潮汕乃至整个粤东南的移民,其数量是十分庞大的,移民也将妈祖信俗带到潮汕等地区。就连去过广东的南宋莆田籍文学家刘克庄也深有体会,他后来在《风亭新建妃庙》一文中感叹:“余游北边,南使粤,见承楚、番禺之人祀妃尤谨,而都人亦然……”刘克庄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对妈祖信俗情有独钟,留下许多十分珍贵的史料和诗文。他这里提到“粤”,提到“番禺”,不禁令我想起20世纪90年代广东番禺肇建南沙天后宫的事。
南沙(此南沙非南海中的南沙群岛)在番禺东南方。如果把珠江比作一条龙,把珠江入海口比作龙头的话,那么南沙就是那龙头张开嘴巴露出的龙舌。这个南沙位于珠江西岸,原为番禺市东南部的一个半岛,面积54平方公里,陆路距广州54公里,海道距香港45海里,正处于穗、港、澳金三角的中间位置,扼广州海上交通之咽喉,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巧的是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原籍番禺,他设了“霍英东基金会”,在国内、在家乡番禺均有不少投资和捐助,尤其是对体育、文化、医疗事业,更有巨额赞助。他老早就看上了南沙半岛,曾亲自坐直升飞机从高空鸟瞰。
其实,那个时候广州至番禺的交通条件还极为落后,既缺桥又缺路,54公里的路程乘车要走一天。不过,霍英东先生有战略眼光,他知道开发南沙势在必行,于是,他先是资助修建广州至番禺的关键水道——沙溪大桥,接下来又资助修筑公路,从广州修到番禺,又从番禺修到南沙,这样一来,开发南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1993年5月,国务院终于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开发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25平方公里由霍英东基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开发区的总体目标是,用15年左右时间,建成一座以深水港口为中心,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具有世界水平的现代化中等海滨城市。
霍英东出身于渔民家庭,全家笃信天后妈祖,他的母亲尤其虔诚,老人家在世时,每年天后诞他都要亲扶她去香港天后宫朝拜。那时他自己也年逾古稀,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把家乡的南沙开发好,同时遵照母亲的遗愿,首先在开发区创建一座规模宏伟的天后宫。这事初看难以理解,但霍英东有他独特的设想,他说,人气旺则财气旺,开发区有了天后宫,不仅可以吸引开发区内外、沿海沿江的民众来朝拜旅游,还可以吸引香港同胞、澳门同胞来朝拜旅游(坐船从香港到南沙只需1小时),人来多了,开发区就繁荣兴旺了。
霍英东的想法得到省市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于是,在开发区的总体规划中,就划出一块黄金地段——大角山作为天后宫宫址。历史上,许许多多港口、码头,直至滨海城市的繁荣,都与天后妈祖有关(例如天津,“未有天津卫,先有娘娘庙”),而在现代的经济开发区上建天后宫,南沙是首创,霍英东是首创。
应霍英东基金有限公司的请求,湄洲妈祖祖庙派出蒋维锬老师和我等人,全程协助南沙天后宫的设计与建设,包括妈祖祭典的排练。1996年5月10日,南沙天后宫举行盛大的落成开光典礼,湄洲妈祖祖庙董事长林文豪应霍英东的邀请,率团出席并与霍英东共同主持剪彩,成为妈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除了南沙天后宫,这里另外再介绍几座广东地区比较古老的妈祖分灵庙。
●中柱天后宫
位于广东南澳县云澳镇中柱渔村。清康熙间创建,乾隆间邑进士陈廷举斥资重建,并于宫前竖旗杆悬灯为夜航标,古称灯柱,是为中柱乡名之原由。宫坐北朝南,跨渔村轴线,宫前为繁华的鱼市中心。宫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排列为前殿、拜亭(两旁为龙虎井)、正殿。木石结构,抬梁式举架,悬山顶,建筑面积350多平方米。门额“天后宫”石刻上款“乾隆丙申四十一年瓜月谷旦立”,下款“邑人陈廷举”。两侧窗额刻“紫闼”“金扉”为清乾隆四十二年贡生范之齐书。宫内存有康熙十一年《奉广东督抚两院会禁云澳网桁碑记》一通。199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成立天后宫理事会,主持修葺工程。
●深澳天后宫
位于广东南澳县深澳镇海滨。明万历四年(1576)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原建。清初“截界”,岛虚宫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总兵杨嘉瑞重建,以后各任总兵官均有重修。后遭破坏。1981年公布为南澳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初步修复,1995年重建正殿。该宫建筑格局为三进殿两天井,即门厅、天井、拜亭、天井、正殿。纵深32米,面阔三间11.2米,建筑面积358平方米。木石结构,悬山顶。正殿有“寰海镜清”匾,上款“咸丰岁次己未桂月谷旦立”,下款“赏戴花翎署广东水师提督闽粤南澳总兵官陈应运敬书”。宫前另有旷埕600多平方米。宫内外存有明万历甲午南澳副总兵陈璘撰《南澳山种树记》碑及清代重修宫殿碑记4块。
●赤产天后古庙
位于广东潮阳市城南五仙居委会。创建于元延祐四年(1317)。历经多次重修。1986年重建,保留原貌。主要构件如梁、柱及其石刻、木雕等亦基本完整。主体建筑为三进殿,由山门、拜亭、主殿组成。单檐悬山顶,抬梁结构。该庙存有清乾隆至光绪古碑刻五块,对研究清代潮阳历史有重要价值。2004年公布为潮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樟林古港天后宫
位于汕头市澄海区樟林镇南社村。漳林古港在汕头开埠之前原是粤东第一大港,为“闽商潮客,巨舶高桅,扬帆挂席,出入往来之地”。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由内外埠主合资在此兴建天后宫,是当时粤东规模最大、建筑最豪华的宫庙。宫建在公共码头东侧,坐北朝南,面向大海,占地面积达11亩,为五进殿、四院落加廊庑、月池的超大型建筑群。其中轴线布局依次为月池、广场、山门、前院、前殿、二院、拜亭、三院、大殿、后院、梳妆楼。两厢庑殿32间,殿前有宽敞的廊道。现存建筑物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其中前三殿仅剩残垣断壁。大殿与梳妆楼虽已破败,但尚完整。大殿为悬山顶,木框架用材硕大,雕刻精美;尤其殿堂两侧一对大型瓷雕龙凤圆窗,工艺十分精巧。梳妆楼高三层,重檐歇山顶,木石结构。楼两边各有阶梯通向二、三楼前走廊。门额原有一块清名臣刘墉所书“海国安澜”的匾额,惜已失落。另外,两廊上原有22块碑刻,亦不知下落。该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樟林现由澄海区樟林古港景区管理委员会管辖,修复天后宫已列入景区建设重点项目之一,聘请中山大学风景与旅游研究所编制修复规划。
●凤山祖庙
位于广东汕尾市东南面凤山脚下、品清湖畔。始创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八年重建,多次重修。1991年公布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经省文管会批准,按原样重修古庙和戏台,并在原庙后扩建天后阁及钟鼓楼,在凤山之巅增建凤仪台、妈祖石雕像,作为景区配套。古庙建筑面积840平方米,总体布局为三进二院封闭式建筑群,在山门、前殿、后殿之间布设两拜亭,亭两旁的天井构成小院落俗称“龙虎井”,外封风火山墙,硬山顶,被称作“金星抱印、龙虎相护”,属正三山传统庙宇建筑。栋宇内外融合多姿多采的建筑装饰,如嵌瓷、石雕、木雕、灰塑、彩绘等,在有限的空间布置复杂艺术造型与画面。庙正面旧石额刻“凤山祖庙”,上款“乾隆壬戌年”,下款“季秋谷旦立”。
●遮浪宫前天后宫
位于广东汕尾市红海湾遮浪宫前乡金凤池。创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几经重修和扩建,奠定现在规模。1996年由信众集资全面修复并扩建。现有宫址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前为大埕,中轴线由前殿、拜亭、大殿组成。两厢为天井和偏殿。石、木用材高档,雕刻精美。现已公布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塘华山寺
位于广东陆丰市南塘镇,是一座主祀妈祖的寺院。创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清道光八年(1828)重修,并扩建两厢偏殿及后殿。华山寺是个自然风景区,占地300多亩,建筑面积6600多平方米。1997年公布为陆丰市文物保护单位。
●博美天后宫
位于广东陆丰市博美镇。传说明洪武年间由莆田徙居博美的林氏家族创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进行大规模整修扩建。主要在宫庙对面建筑一座400多平方米的重檐歇山顶大戏台,作为庆典祭祀和文娱活动的场所。台上悬挂乾隆十八年里人陈畴九题“载歌安澜”的匾额。主体建筑为三进殿构局。第一进为山门,门前竖有旗杆一对;第二进为佛殿;第三进为供奉妈祖的主殿。2002年公布为陆丰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山天后宫
位于广东陆丰市城东镇霞湖村。创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传说当年清廷批准从海丰县拆建陆丰县时,将县衙暂设于一户林姓大盐商住宅内。林家迁到霞湖寨时将祠堂内供奉的祖姑妈祖神像一起带往,并另建庙宇奉祀,即现在的福山天后宫。庙宇原建筑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1989年开始由社会各界集资修复,并陆续扩建成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宫庙建筑群。2005年公布为陆丰市文物保护单位。
●旧墟天后宫
位于广东陆丰市东海镇。创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1930年,华侨陈建合等捐资重建。1994年修复。宫庙仅有一座主殿,处于街心。2005年公布为陆丰市文物保护单位。
●乔林天后宫
位于广东揭阳市东山区乔林乡。民间传说为南宋时任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莆田望江里人林文熙,任后留下第三子林德高居此所创建。史料记载建于明,历经重修和扩建。1986年修复,建筑面积400平方米。1995年进行清理场地并辟为妈祖公园,建筑面积扩大至2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殿格式。中殿为拜亭,中间设八角藻井。正殿面阔三间,硬山顶,三段脊,砖木构造。现已公布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妈祖热”的兴起,闽粤两地妈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据湄洲妈祖祖庙提供的信息,近些年来与祖庙密切交往的广东地区妈祖分灵庙有几十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