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妈祖的筶杯
【发布日期:2022-08-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陈建辉

 

妈祖在湄洲岛羽化升天,成为海神后,原先潜伏于湄洲湾一带的海怪水妖慌忙四处逃散。其中有两条恶龙就逃到兴化湾去,在那里作恶多端。

一日,妈祖途经兴化湾南岸时,听到渔民的求救声,原来是那两条恶龙正在祸害渔民。妈祖随即甩出手帕将恶龙捆在礁石上,海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德祐元年(1275),宋军在芜湖战败,元兵乘胜南下,占领了宋室半壁江山。次年,临安(今浙江杭州)沦陷,谢太后和恭帝投降。陆秀夫与苏刘义等退出温州,护益、卫二王入闽,拥立益王赵昰于福州登基。

景炎元年(1276)十一月,元军逼近福州,十六日这一天,陆秀夫等大臣不得不护送端宗赵昰、卫王赵昺及杨太妃乘海船南下兴化湾。

入夜,一轮圆月冉冉升起,兴化湾的海面微风轻拂,波光粼粼。

话说这一天,被妈祖捆在礁石上的那两条恶龙,看到驶过的这艘船上乘坐着幼龙附体的昰、昺两个幼帝,于是他们密谋:“我们被捆绑在这里已经许久了,一直苦无解脱之日,今日正好有两条幼龙送到我们的嘴边来,真是天助我也,咱俩只有摄取到这两条幼龙的元神,才能脱身。”

顺风耳听到他们的窃窃私语,立马报告给妈祖,妈祖便派嘉佑带上扁担,从湄洲湾挑上两块大石头去镇压这两条恶龙。

说时迟,那时快,等嘉佑赶到兴化湾时,两条恶龙已经从海里探出上身,撞飞海船,张开血盆大嘴咬向落水的昰、昺两个幼帝,昰、昺被吓得灵魂出窍,附体的幼龙也乱窜入海。

嘉佑急忙按下云头,将两块大石头压在两条恶龙身上,海面顿时又恢复了平静。嘉佑见昰、昺两幼主惊魂未定,连忙脱下芒鞋,以扁担化舟,护送他们一行人从鹅头登陆,上了埭头大蚶山。路上,幼主已经精疲力竭,口渴难耐,临近天云洞时,寻见路旁巨石下有一口清泉,取水饮下,甘甜无比。此时,驻军兴化府的陈文龙赶来护驾,幼主才稍感心神安宁,回想一路上的坎坷和遭遇,不禁恸哭起来,天空中随即也下起了蒙蒙细雨,烟云缭绕,难免令人触景生情,遂与陆秀夫在巨石上留下“致雨龙池”四个大字,墨宝至今仍保存完好。这口水池虽浅,但大雨不溢、大旱不竭,现为蚶山十景之一。那艘被恶龙撞飞的海船倒扣下来落在天云洞外,化作一块巨大的覆船石。

昰、昺两人虽安然登陆,但两条恶龙仍不死心,翻腾打滚欲甩掉身上的石头去捕捉幼龙,一旦摄入它们的元神将法力大增。千里眼看到这惊险的一幕,飞报妈祖,妈祖心想:两块普通的石头可能压不住两条恶龙。此时,她正在太上老君的兜率宫里卜卦,随手将他神案上的一对筶杯扔向兴化湾,化作两座岛屿从天而降压在恶龙身上,恶龙再也动弹不得。

陆秀夫算出两条幼龙潜入了兴化湾海底,黯然神伤,告知参知政事陈文龙,暗中交代他无论如何都要坚守兴化军,以图复兴。

江山社稷之所系,陈文龙不敢懈怠,当附近的郡守县令风声鹤唳,争相弃官逃亡时,陈文龙倾尽家财招募兵勇组成民军,厉兵秣马备战。在福州、泉州两城守将先后叛降后,陈文龙固守孤垒,四次斩杀前来劝降的元使,并在城头竖起“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大旗,以表明心迹,激励士气。

景炎元年(1276)十二月,元兵大军压境,陈文龙寡不敌众,力尽被擒,陆秀夫则同张世杰等大臣保护两个幼主从海上逃亡避难。

陈文龙被押往杭州,他从离开莆田即开始绝食,途中赋诗一首,表达了视死如归、尽忠报国的强烈心声:“斗垒孤危力不支,书生守志誓难移。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尽,惟有丹衷天地知。”

诗的最后一句,他也许正是写给远在广东的陆秀夫,是对他这位以国相托的知己的回应,字里行间包含了多少无奈和遗恨。

陆秀夫看到这首诗后,知道他已经尽忠殉国了。景炎三年(1278)四月十五日,宋端宗赵昰崩于碙洲。五月初一日,赵昺即位,祥兴二年二月,宋、元两军在广东崖山海上决战。

妈祖闻讯,亲手叠了纸船准备叫嘉应、嘉佑带去崖山,化作战船为宋军助战。

因无法抵抗元军的虎狼之师,陆秀夫知道大势已去,宋朝气数已尽,背负少帝,跳海殉国。千里眼将这消息报与妈祖,妈祖听后,将刚刚折好的纸船默默地戴在头上。说来也很神奇,纸船在妈祖头上立即化作浓密的头发,变成帆船造型的发髻。后来,湄洲女代代相传,梳成这种被称为“妈祖头”的发髻,发髻中各个配饰都有着独特的寓意,髻为帆、针为锭、线为缆,寄托了湄洲女对出海打鱼的亲人一帆风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而两条恶龙自从被妈祖用筶杯镇住以后,兴化湾从此风平浪静,鱼儿成群,渔民们放心地打鱼,并不断有人搬到岛上安家落户,过上了富足而幸福的日子。后人为了纪念妈祖的恩德,就给这两座岛取名“筶杯岛”,这就是东、西筶杯岛的由来。至今在沿海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东筶杯,西筶杯,两座小岛天上来;妈祖保佑我出海,平平安安再回来。”

嘉佑留下的一双芒鞋和那根扁担也化为礁石,岛民称之为“草鞋礁”和“竹担屿”,成为筶杯岛的两大景观。如今这里也是海钓的天堂,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和钓友远道而来,乘一叶扁舟出海,垂钓于浪涛中,直至满载而归。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