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蕴含着雄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经久不衰的璀璨明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宗族为血缘的群体。古往今来,无一超然于宗族交融的社会网络。在各个历史时期荣辱盛衰,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轨迹,社会发展的缩影。
中华民族姓氏之林中,吴姓是人口较大的一支族姓。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姓中排在第十位。先祖周太王古公禀父是黄帝的第十七代孙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相传古公亶父自从得了三孙子“神童”昌以后,便有意让其作继承人。但是昌不是长子所生的长孙,没有继承的资格。十分忠厚孝顺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明白了父亲的意图,便向父亲表示不做继承人。这是“一让”。
周太王生病后,他俩故意以采药为名逃避到西吴,周太王不得已立三子季历为太子,昌为太孙,这便是“二让”。周太王去世,泰伯、仲雍回来奔丧时,季历又以王位相让,泰伯坚持不受,携弟外出东吴,这便是“三让”。由于“三让”的结果产生了并造就了吴姓宗族。圣人孔子誉为:“三为天下让,可谓至谦至德已矣!”
历史演变,人间沧桑。泰伯的“三让”崇高美德,被他的20世孙吴季札所继承。他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仁义礼让,四德俱全。父亲有意立他为继承人,但他坚决推辞。吴王寿梦去世后,长子诸樊继承王位,他有意让位给季札,季札不从并逃到延陵卿下隐居,有意将王位传给侄儿,季札前后三次避让王位,被后人称为美谈。
季札在延陵后,其兄诸樊就封赐延陵一带作为生息的地方,有了封地后裔就世代生活在这里,也成为后世吴姓的发祥地之一。现在江苏常州市南淹城、延陵县就是令江苏省的丹阳县。西南仍有延陵镇。
季札去世后,孔子亲笔题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司马迁誉其为“世家第一”。吴季札有五个儿子,其后代繁衍发达,逐渐分衍出吴氏分支构成今天吴姓成员的绝大部分。因此延陵季子又成为今日延陵吴氏的开姓始祖。
渤海吴氏与延陵吴氏一宗,它包括河北省海河以南,南皮以东,以及山东乐陵和无埭以北的地区。史书载:“吴王寿梦曾经派吴季札驻守渤海,并封他为渤海王。渤海吴氏都属吴季札的后裔。至南北朝为了避乱,吴氏家族纷向南迁移,唐代大兴,荣极一时,而奠定了后世吴姓在中国各地的大体局面。吴氏姓联是:“渤海家声大,延陵世泽长”。
现江苏无锡东的梅里山有泰伯墓,青色大理石结构,为1818年所建,享堂有石刻对联:“志异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庙堂又称“至德寺”。一对庙联为:“让国亦称王,从此并刂蛮沾德化;兴吴应作祖,顿教草昧启文明”。上书“至德名邦”四字。
仲雍墓在江苏常熟西北的虞山,石刻对联:“一时避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原有石牌坊三道和四块墓碑。
延陵季子庙江苏省有六处:一在苏州武山锦鸠峰下,二在丹阳延陵镇,至今香火不断。其余年代久远无存,仅存孔子手书墓碑文等石碑。
唐代诗人陆龟蒙讨颂泰伯一首:“故国城荒往来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1962年毛泽东祝贺吴老玉章(人民大学校长)寿辰词曰:“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正是这种“谦让”的精神,一直在激励教育着吴姓后人,并成为其展示世人,教育宗族的深层文化标识。
吴姓作为一大姓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他的文化遗迹枚不胜举,富有生命的文字灵感,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启迪。(吴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