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九仙梦示母子冬至喜团圆
【发布日期:2009-12-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传说古时候九鲤湖附近的兴太里有一个寡妇胡氏,千辛万苦把遗腹子谢龙抚育成人。这谢龙自幼非常听话孝顺,看他母亲日夜辛勤劳作供他读书,更是刻苦攻读,暗下决心定然要金榜题名,做过有出息的士子,好光宗耀祖,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以报寸草春晖之心。经过十载寒窗,顺利中举,又进京参加科试,成为连捷进士。
点了翰林,做了京官。因京都和家乡万里迢迢,关山阻隔,舍不得刚刚打开的轰轰烈烈治理淮河局面,还考虑到节省路费开销,他一连两年没有回家省亲。把平时省吃俭用的薪俸,交由仆人专程送回老家里,好好奉养母亲。孰料这仆人嗜酒误事,路上薪俸被小偷盗窃一空,只得半路折回,撒谎已经圆满完成主人重托了,还受得了谢龙的重赏呢。
后来,第二年中秋节,因为治理淮河大功告成,皇帝亲自设御宴犒劳谢龙,并且问他有何当面启奏的,于是,谢龙便把自己的身世和老娘的寡居含辛茹苦养育教诲自己的故事一一道来,并请求皇帝褒扬其母亲可嘉之“贞节”。皇帝深受其母亲事迹感动,当即下旨赐谢龙母亲建“贞节坊”,并且要谢龙回家探亲时,立即交代地方官建造好以后,才能回朝廷复旨。
于是谢龙领旨回乡探亲建 “贞节坊”,早有飞马报知地方官和他母亲。母亲胡氏在家里苦苦盼望着儿子的音讯,后来得知儿子高中进士当大官了,却把老娘忘了个精光,翻身忘本,埋怨儿子只顾荣华富贵畜生不如,他日夜怨恨痛哭,已经把眼睛渐渐地哭瞎了。这时候,听说这没天良的儿子谢龙要回家来建什么给自己脸上贴金捞官场名声本钱的“贞节坊”?并且那地方官向来对其维护孔孟之道传统“贞节”道德宣扬最为重视;对于搞“贞节坊”这一类既是教化载体,又是光鲜亮丽的地方形象工程尤感兴趣,可谓闻风而动,火速建成。对此,胡氏越想越气,不想见到、听到这个天良丧尽不肖儿子。她一气之下就摸着躲入深山,以采食野果居住山洞度日了。
话说谢龙领旨回乡探亲,匆匆忙忙把公事抓紧移交副手,自己归心似箭,一路上快马加鞭,一个多月便到家了。未到村口,便远远的就看到那高高耸立的“贞节坊”,心里刚刚燃起对地方官善解人意,雷厉风行的敬佩之情,可是到家却不见母亲,他赶紧向乡亲们打听,都说前一段时间还在这里,“贞节坊”竣工时,就不知其去向了。闻此谢龙,更是心急如焚。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他想到过去家乡人凡是遇有疑难困惑,总是习惯于请教九仙指点迷津,此事,问人不知,还是到九鲤湖去请求九仙为自己梦示为妥。于是,谢龙备了香烛果牲厚礼,当夜祈梦得见白胡子何仙翁对他说:“今年天气早寒露,你母亲就在附近山洞里,目前她缺衣少食,到处瞎摸着找野果充饥。要想把你母亲请回来,你只有把母亲平时最喜欢吃元霄节那种糯米汤圆,像果子那样粘贴在后山树干上,让她顺着路摸到吃的,逐步引回家以后,再做解释,到时候母子自然把误会解除,全家人岂不大团圆了?”这么一说,谢龙豁然开朗,把手一拍,醒来马上想起刚才梦中九仙梦示所言极是,确实母亲最喜欢吃元霄节的糯米汤圆,现在她眼睛看不到东西,在山上到处摸着树干采果子吃,我按照九仙所教导,特地做象果子那样的糯米汤圆(后来叫粿子)粘贴在树干上面,不就可以把母亲引出来,达到母子团圆,解除误会的目的吗?
第二天,谢龙如法炮制,按计行使,果然饥寒交迫的母亲顺着粘贴粿子的树干摸到了山下家门口。于是,谢龙抱住母亲,跪下给母亲哭诉以前之所以产生误会的来龙去脉,取得母亲理解和宽恕,母子俩抱头痛哭,回家团聚。这一天,正好是冬至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历尽磨难后,迎来苦尽甜来再得团圆的母子会,便效法谢龙那样孝敬母亲冬至晚上搓粿子,庆祝团圆,冬至日早上粘贴粿子于门窗框上和周围树干上的做法,以表做子孙晚辈对上辈祖先的孝敬之心。从此以后,秀才的“粿子孝德”,便成为“冬至搓“粿子”的习俗,并且演化成越来越神圣化的配套仪式。
年年冬至暝,除了信耶稣教、穆斯林教的以外,家家户户厅堂上都要点红烛,供果盘祭品于祖先神案之前,还要插一支“福禄寿”红花三春于柑橘之上。每家每户更是忘不了给他们一年到头守护者家门灶台,负责家庭生命财产和食品卫生的灶神爷,供奉其丰盛的晚餐,制造欢乐祥和气氛,让灶神爷亲切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主人的善意,好让他们一如既往地为百姓“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每年的冬至暝都是要换上成捆的红筷子的(当然现在只是换新筷子),并且要置放一排饱满的姜母、一块大板糖。凡此种种大概都是寓意其全家团团圆圆、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热热闹闹的美好日子一种人间生活。而在仙游,如果家有新丧,就不舂糯米粉了,表示居丧无心过节,其亲戚应在节前送糯米粉给他,主人回赠生姜、白米曲、麦芽饼、筷子、红糖及五谷种等,表示对馈送者见白不忌,祝他添丁发财。同时,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过去,曾经有诗人这样描写冬至暝人们忙于热热闹闹准备过冬至的情景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孩子们更是迫不急待于吃“粿子”,故有“爱吃粿子天不亮”的顺口溜。 (陈德铸)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