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参观朱生豪故居记
【发布日期:2009-12-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为朱生豪的儿子朱尚刚在故居讲解

对于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大家都很熟悉,那凄美的爱情故事曾打动了多少青年人的心。但对该剧的最早翻译者朱生豪知道的人却不多。
今年秋天,我去了趟嘉兴,特地参观了朱生豪故居。我曾看过几十个名人故居,大都是破旧重修的。而朱生豪故居却因梅湾街开发,重新规划建了古街,全拆后按原样重建。朱生豪的生平事迹、译著、家俱、用品都以原物摆设,当地政府把它作为文保单位,安排专人看管与解说。这天下午来参观的只有我一个人,刚好遇上朱生豪的儿子朱尚刚先生。朱先生从一个工厂退休后,每天都来义务为游客讲解父亲朱生豪的故事。他带我楼上楼下参观后签名送我一本他的新作《诗侣莎魂》,是专门写他的父母朱生豪和宋洁如故事的书。他还拉我在他父亲像前合影留念。
我对莎剧的喜爱源于上世纪的60年代。当时,我在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习。我班的杨一星同学从高我们二年级的王复兴那里拿来一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她看了后偷偷借给我看。我们都被莎翁的爱情悲剧深深地震憾,没想到情节是如此地惊心动魄,从此我知道了朱生豪的名字。
朱生豪1912年出生在嘉兴,5岁进入梅湾街的开明初小读书。从少聪明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全班前茅,老师选他当班长。1921年9岁时,朱生豪以甲等第一名从初小毕业报考了嘉兴第一高级小学。此时他已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作品。1924年朱生豪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嘉兴秀州中学,在校刊《秀州钟》上发表不少诗文,从小就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
1929年朱生豪中学毕业,被保送元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系,并选英文系为辅系,在校被师友公认为“三江才子”,此间他结识了以后的终身伴侣、才貌双全的诗友宋洁如。
1933年朱生豪从元江大学毕业,去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与编纂《英汉四用辞典》并担任英语读本和通俗英文读物的编注工作。
世界书局的詹文浒先生发现翻译辞典的朱生豪英语功底扎实,又有较强的文学功力,建设他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22岁的朱生豪,初生之犊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地答应试试,结果一不小心便成翻译莎翁戏剧之王。
1937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日军突然向虹口一带开炮登陆,朱生豪从炮火中带上小藤箱逃出。几天后回到住处已是一片废墟,望着一年多来呕心沥血的译稿化为灰烬,他泪流满脸,痛心至极。
几天后,朱生豪回到阔别多年的嘉兴,继续自己的翻译事业。在10年的岁月里,朱生豪翻译了莎翁《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四大悲剧:《汉姆莱脱》、《李尔王》、《奥瑟罗》、《麦克佩斯》等200多万字的作品,其文笔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地。1944年夏,正当朱生豪的翻译成果与日俱增之时,过分疲惫的身体染上了肺结核,半年后含恨离去,时年32岁。
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分12册陆续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全部朱生豪翻译的31个莎剧。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剧作得到海内外莎剧界、翻译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列入的唯一英语翻译家。
在朱生豪故居,我望着朱生豪当年睡过的床榻和简陋的家俱,一种悲凉之感油然而生,一代翻译大师在贫病交加之中黯然离去,令人扼腕叹息,好在先生翻译的皇皇巨著已成为文化遗产留了下来,并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后生。
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了以朱生豪翻译为主体的完整的《莎士比亚全集》。(陈宝柱 文/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