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主要有三种:以大闸蟹为代表的毛蟹、青蟹,以及梭子蟹。前者生长在淡水中,亦称河蟹、湖蟹,后二者生长在咸水中,亦称海蟹。
淡水蟹的一对大钳子和八只脚上长着毛,所以叫毛蟹;青蟹的壳是深青色的;梭子蟹得名于形状,又叫花蟹,是其壳上有红白相间的圆点,或者花纹。大闸蟹得名于其捕捉方法:在河湖港汊之间,设竹编之闸。夜来,于闸之侧燃灯。蟹性趋光,会主动爬上竹闸,企图翻过闸去接近灯光,于是在闸上被捕获。而翻闸愈起劲者愈硕大,致被捕获者皆为大蟹,故曰大闸蟹。
当然,以闸捕蟹,为捕捉野生蟹的方法,而今多为养殖蟹,早已网捞,不复旧制。亦另有说:“闸”者,吴语中蒸煮之意,以此大螃蟹最佳的烹调方式,故为其名。
中国人食蟹,有人认为可以追溯到西周,依据对西周的《周礼》和晋代《字林》相关文字的推测。但是,最早的纪录还是在东汉的《汉武洞冥记·卷三》中:“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
善苑国在西域,因此,第一个食蟹的中国人,应该是接受贡品的汉武帝。
不过,民间则另有说法:“大禹治水之时,江南有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lsquo;夹人虫rsquo;妨碍施工,督工巴解设谋除之。其率众挖壕,灌以沸水,燃火照明,驱夹人虫入壕,烫杀。夹人虫死后,甲壳彤红,溢香诱涎。巴解品尝之,始知其为美食也。”所以,大禹的臣子巴解,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还有另一种地方性的民间看法:“浙江绍兴曾经螃蟹成灾,有个师爷用破缸装盐水引诱螃蟹往里爬,让盐水将其蛰死,然后,大嚼被蛰死的螃蟹,称其美味。”看来,这是中国人中吃炝蟹的第一人。
宋朝的《太平御览》曾引用《岭南异物志》,记述了大海蟹钳断船缆,以为中国人对螃蟹的早期认识,加上善苑国进贡螃蟹的史实,专家估计,中国人吃蟹当从海蟹始。
而后,发展到明代,出现了吃蟹的专门工具,使吃蟹进入了文化的范畴。据明代的《考吃》记载,明初有叫漕书者发明蟹具,含锤、镦、钳、铲、匙、叉、刮、针八种。此后,这些蟹具演变为一套三件、四件hellip;hellip;甚至六十四件。质地有铜、银、金,苏州人还以此作嫁妆。
食蟹最应该讲究的还是季节,毛蟹深秋为佳,“九雌十雄”就是说九月母蟹黄满,十月公蟹膏足。海蟹则不同,青蟹春、夏、秋皆可食,花蟹暮春应食母、暮秋该食公。 (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