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下南洋(下)
【发布日期:2013-08-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莆田,面朝大海地势开阔,造就了莆田人敢闯敢拼的性格。早期“过番”要面临悲壮的“漂洋过海”生死劫难,又得经历异乡炼狱式的磨难,一次次面对前程的失望无望与绝望,一次次对生死的难测难断与难了,一次次牵心牵肺痛彻骨髓的思乡hellip;hellip;这一切对于身在海外异邦孤苦无依的游子来说,如果没有坚忍的意志做支撑,是无论如何熬不过那命悬一线的种种苦难的。惟有坚忍,方能在万般困苦乃至绝境中图得生存与发展。
“下南洋”的日日夜夜,他们要经受思念的煎熬,越是月圆之夜,越能撩人相思。想想往常在老家,只要固守一亩三分地,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居家生活,何必遭这般罪。
远在南洋,乡音显得特别亲切,一句浓浓的莆仙方言,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可以唤起游子对故乡的无穷记忆和思念,一句莆田家乡话会让他们心潮澎湃,少了许多寂寥。“独在异乡为异客”,“寄侨批”给家人,写封信、寄个钱、报个平安,他们远在异乡需要始终保持着一份精神一种信念,这是他们在异乡艰难开拓的动力。“老父老母好吗?心中的那个她还好吗?”心中的这份挂牵,心中的这种信念,抚慰了他们疲惫的身心。伊人亲手缝制的红腰带带给他们更多的念想,淳朴的爱情隔着茫茫的大海,只能通过侨批、红腰带等来寄托相思了。每每隔海相望,每每梦回莆田,家乡的轮廓一回回在梦境中重现,莆田家乡的味道在异乡越发酵越浓烈。“一个人一辈子,也许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家乡的视线,就是走到天涯海角,浓浓的乡情、浓浓的lsquo;乡愁rsquo;还会结伴同行的。”对于漂洋过海“下南洋”的莆田人来说,这就是层层叠叠的思念,生生世世的守望。隔海相望的故乡已不再是狭隘的一间房屋、一片土地,“故乡的概念”在南洋番仔心中已升华为内心坚守的精神花园。
多少年之后,番仔中有的“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盖大厝,有的定居南洋代代延续,至今保留着莆田传统的语言、礼仪风俗、饮食习惯等,过春节还会挂灯笼、贴春联,而番仔中有的客死他乡,落叶未能归根,只能永远埋在了南洋,草坟还是朝着故乡的方向。现如今,来自莆田的东南亚侨商不在少数,形成了一个群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一百多年前那些在南洋披荆斩棘开拓者的后代,他们的先辈们通过辛苦的体力劳动改变了南洋所在国的经济状况,同时很多人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与家族的命运,随着原始资本的不断积累,家族越来越大,再后来,就陆续有了后辈追随前辈脚步到马来西亚等“闯世界”的现象。
思乡,小而言之是莆田故乡,大而言之,就是福建乃至中国,越是身在外国的中国人,“祖国”的概念就越是强烈。莆仙方言是莆田人的母语,而汉语则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母语,只有离开故土远赴异国的人才会体会得那么深刻。而身经“下南洋”的番仔们体认最深的是,“只有祖国强大了,才是最为有力的后盾,在异邦才不会受人欺凌。”这是番仔们多少年来共同的心声。
多年艰辛创业他朝总要归乡,就算叶落也要归根。想当年,历经磨难来到南洋荒芜之地,依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打拼,终于彻底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看今朝,屡次归乡报得桑梓情。莆田人生来就有一种“吃茄捻(念)蒂”不忘故里的精神,他们不管身处何方都会眷念着自己的出生地。莆田由来文化底蕴厚重,独在异乡的侨商都有浓浓的乡愁,有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们有着深厚的乡土感情、强烈的家园意识。
怀着对故土深深的眷恋,怀着一生一世的缱绻,重温这段充满血泪、充满沧桑的往事,以慰先人。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旧事,这是一段不可被遗忘的历史,这是那个年代中国“下南洋”事件的一个有力缩影。“下南洋”是中华民族精神深处的一次洗礼和升华!
纵观莆田人“下南洋”的恢弘历史征程,如同穿越重重历史帷幕,我们从中看到了“下南洋精神”,它们与“莆商精神”、“福建精神”乃至“中国图强梦”都是一体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反观历史,我们才会倍加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生活。 (蔡建财)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