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族里乡老交谈,忆起蔡家古厝陈年旧事,如同穿越古厝巷道,古厝几道厚重铁皮大门依次“咿呀”推开,纵深感给人恍若隔世的感觉。
蔡家古厝位于涵江区梧塘镇枫林村梅岭枫山之麓,厝后有龙溪,厝前有下圳溪。古厝建于民国初期,坐北朝南,悬山顶(双面坡屋顶)二层砖木混合结构,面阔七间,俗称七间厢,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古厝有精美的木雕、石雕,檐下雀替等建筑构件雕刻甚为精美,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民国初期莆田地方建筑的特点。古厝由大厝身、左护厝、右护厝、里埕、外埕等组成。祠堂处在建筑物的中心位置,祠堂左侧为大房、厨房,右侧为2个间厅,左右有别。大厝两侧为厢房、私厅和厨房。里埕由红色地砖铺就,百年色泽依然如新,保存完好,称之为红砖埕。大院前大开口加上一堵围墙,设一出入门楼,整体型态如同“口”字形,称之四合院。四合院空间封闭、私密、防御性高,可防盗贼。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为防盗贼侵扰,凝聚族群力量,所以,以聚族而居的大家庭式的古厝建筑规制应运而生。聚族而居成为莆田传统民居主要特色,这与莆田人的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紧密相联,并蕴含着鲜明的人文性格特征。古厝大院外面还有一埕,内外有别,称之外埕。随着时间推移,子嗣不断繁衍,原有厝间已满足不了需求,后来在四合院左右又各增建几房,呈现多护龙多院落型态,左右对称,各建一天井及廊道格局。整体大厝将左尊右卑、轴线观念等精神层面传统伦理思想深植其中,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积淀。
祠堂等大厝身建筑比红砖埕砌高1米,祠堂乃整个建筑群的焦点,须仰视方可见其全貌,庄严古朴典雅,每逢祭祀和婚丧喜庆都在此举行。祠堂房屋为屋架结构,向上仰望颇感空旷。祠堂里设有神龛,斑驳墙壁挂满新旧“裱德”。据族里长者说,“蔡家族谱记载着蔡家lsquo;裱德rsquo;的排次,即lsquo;永远发嘉模绍奕叶忠孝廉节rsquo;。”其中“奕”字为我这一代人的“裱德”关键字,以此可以推算出蔡家迁到梅岭,到我这一代为第七代。祠堂房梁墙壁因长年烟熏变黑,厚厚的红色四角板底砖因年代悠久出现部分断裂,祠堂门槛上覆盖一块杉木护板,棱角被岁月磨去。每年元宵夜进行集体祭拜时,古厝最为热闹。那时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极其庄重,内心似有一股血缘潮流在汹涌澎湃着,就连平日里最调皮捣蛋的小孩这时也乖顺了许多。族人集体拈香深鞠三个躬,香烟氤氲之中,远走他乡、尤其是移居海外的老者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眼里分明闪着浑浊的泪光,庄严的时刻用极为庄重的仪式来告慰蔡家先人,心里念念有词,想想第一次自己独自飘洋过海,长者用红纸包上一包乡土让他随身携带,一防水土不服,二寓意不要忘了故土,而今正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阵阵酸楚,触景生情,老泪不由扑簌而下。
里埕三百见方,每逢农忙季节,白日繁忙劳作之余,晚上族人都会聚集在此,边吃边纳凉,蒲扇摇出古老风趣的莆仙俚语。而当族人后生娶媳妇,酒席都会依制设在宽阔的里埕。酒席选在古厝举行,有它的道理所在,借此告慰列祖列宗,似乎也有“佳肴与先人一同分享”之意。
古厝外埕南侧有两段不高的墙脚。在记忆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喜欢蹲在上面,左手端一大海碗,左手心窝一小碟,吃稀饭就腌菜,边吃饭边谈天,这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个年代生活特别简朴,就连穿的衣裤经常浆洗得掉色,破了洞的地方打上布料颜色相近的补丁,穿起来一点也不觉得别扭。记忆深处,古厝外埕经常还会伴随走村串巷剃头担阵阵吆喝声和铃铛声,还会闻到现炸爆米花的刺鼻香味。当然了,盛夏里,小孩子们还会围着卖“仙冻”(龟苓膏)的担子馋得直流口水,久久不愿离去。“仙冻”乃用仙草煮成仙草水加上曲粉冷却后凝成黑色的仙草冰而成,性清凉能祛火,切成小块拌冷开水及白糖是夏令消暑冷食佳品。以前,这些行当不少是辅以走街串户经营的,形成了那个时代的独特商业气息。 (蔡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