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舌尖莆阳(中)
【发布日期:2016-08-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郑龙腾

到了海边,人们对美食的向往与追求热情不减,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更为厚重与粗砺的味道——咸。位于涵江紫璜山上的灵显庙,是祭祀盐神陈应功的庙宇,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应功,莆田涵江人,因劝诫陈洪进纳土归宋有功,被赵氏封为“平闽将军”。《兴化府志·户纪·货殖志》中写道:“天下盐皆烹煎,独莆盐用晒法。莆人云:lsquo;陈侯教我。rsquo;”相传有一次陈应功在书写时用海水磨墨,等到砚中墨汁干了,发现留有白色晶体,尝之竟为咸味。陈应功恍然大悟,便率领乡亲在沿海筑堤蓄水,再由太阳曝晒,果得海盐。海水晒盐法的发明,一改此前以薪柴煮海水的旧方,变得更为高效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历经宋元明清至今未废。
对林吓荔而言,今年已经是她在东峤盐场工作的第28个年头了。海水晒盐有着一系列繁杂的程序,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盐工们利用天文大潮,在盐田的纳潮沟里开闸蓄水,并进行长达48个小时的海水澄清;之后再用抽水机将澄清了的海水抽进盐田,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林吓荔说,从前机械化水平低下,盐工们往往依靠挑水或水车将海水引入盐田。时过境迁,机械承担的那部分作业,使得盐工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后面的环节上。海水进入盐田后,在蒸发池里与卤水充分互溶,经日照蒸发至一定浓度后,又被转入结晶池继续曝晒,最终析出盐晶。
这样的周期一般在半个月左右,半个月后,林吓荔和她的工友们就要踏入盐田,用木耙耙收成品。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无比考验盐工的体力和耐力。夏季酷暑难耐,却是晒盐的最佳时间,他们日复一日赤脚行走在温度可高达60摄氏度的盐田里,久而久之,脚板结起了粗厚的老茧,浑身上下也晒得黝黑。盐被称为百味之祖,是厨房里的字词,也是餐桌上的诗眼,像林吓荔这样的盐工们祖祖辈辈生长于此、耕作于此,他们用一种苦吟的方式,完成了尘世之诗中最朴素也最华丽的修辞。
从东峤盐场出来,沿着平海湾往东南方向,就来到了平海镇。宋末元初,大量莆田士族追随宋帝南渡琼粤,就是从平海出发,至今潮汕、湛江、海南等地的过半数姓氏族谱,都留有先祖迁自平海嵌头村的记载;到了明代,朝廷又在这里修筑了平海卫城,成为东海锁钥。陈玉和一家就住在平海镇中心的滨海路上,世代捕鱼为生。平海人将码头修在马路的对面,休渔时借着海堤晾晒渔网,他们的渔船就在堤下的海面上一字排开,海水涌动,帆樯林立,回首又见从前熙来攘往的盛况;等到出海时,马达声此起彼伏,渔家人在海中远去的背影,又颇有些英雄的意味。
“正月虾姑二月蟹,四月海螺五月鱿hellip;hellip;”这是流传在东南沿海的渔家民谣,眼下正值正月,在去镇上的平海天后宫进行一番祈祷之后,陈玉和在岸边解下了缆绳——一年的生活,又进入了新的轮回。春天里,陈玉和的渔船往家中载回一筐筐的鱼虾,黄石镇中心的渔市又恢复往日的喧嚣,李秀哥坐在江口镇的天益路口贩卖刚刚从海田里收割的牡蛎,一水之隔的南日岛上,人们忙于缔造“鲍打海西”的神话;进入夏天,常太镇和书峰乡满山枇杷金黄夺目,黄加春正在教孙辈们关于端午节“初一糕,初二桃,初三螺,初四粽,初五扒龙船”的童谣,林吓荔又在盐田上挥汗如雨;秋风送爽,朱光辉夫妇又收到不少线面的订单,华亭镇的涧口村,人们传承着古老的桂圆加工手艺,延寿溪一带荔枝挂红,“荔林水乡”景观重现,度尾镇中峰村的村民为新摘下的文旦柚过磅;转眼又到冬天,新县“国焕”方糕店依然供不应求,湄洲岛的高丽珍一家端出黄瓜鱼饭招待台湾到来的客人,大济镇龙坂村的郑名扬为儿子的新婚张罗红团与白糕hellip;hellip;食物与人类,以一种神秘的关联彼此牵系,既有生存的本能,也有创造的奇想;纵然时光飞渡,人事代谢,千家万户喜怒哀乐,十邑八乡兴衰沉浮,人类与食物的共振,也会因为四序的循环而焕发永恒的活力hellip;hellip;

二、匠心与虔诚:食谱的烹饪与食品的装饰
春日的正午小巷宁静,阳光直射进两排老民居的天井里,似能觉察到尘埃的涌动。这是位于涵江延宁社区的陡门头老街,因靠近宋代的端明陡门而得名。随着城市化的日益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只为探访附近的红砖建筑——东方廿五坎、萝苜田双茂隆大宅、马兰顺侨宅、芦埕杨氏民居——顺便也寻找老一辈人记忆里的乡愁。
眼下正值饭点,郑益艺决定稍作休整,来到位于陡门头51号的龙花担——这是一家专营赐粉的老店。赐粉,莆田传统小吃,是一种以地瓜粉制作而成的粉面类食品,可以下汤,也可煎炒,在民间广受欢迎。关于“赐粉”一名的来历,却是众说纷纭:有说是因为形状如绳索,而“赐”字在莆仙方言里又与“索”字同音;也有的则认为是因梅妃入宫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赐,因名“赐粉”。当然,如今这一切都已无从考证,对郑益艺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在这里一尝老字号的味道——
新鲜的猪大骨熬出高汤,再倒入另一口锅里当作锅底,沸腾时放入赐粉,配以豆芽菜,继续大火加热,期间适时加入葱油、香椿粉、食盐和酱醋,整套动作酣畅淋漓,一招一式皆不可偏离。上桌后的赐粉,外观通透晶莹,气味芳香扑鼻,口感爽滑清凉,点滴味道,都尽得祖传的要义。
龙花担,起源于黄石镇桥兜村的龙花自然村。旧时涵江市集车水马龙,而龙花村又与涵江仅一桥之隔,于是商贩们便挑着装满赐粉和高汤的货担,来到涵江走街串巷沿途叫卖。久而久之,龙花担成了一代人难以忘却的集体记忆。人在途中,食谱也常在路上,人与食谱如影随形,彼此依存,也相互依赖。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