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傲狂生
中秋佳节将至,笔者忽然想起,古往今来中秋节有没有其他别名呢?查了下资料,中秋节的名称还真称得上琳琅满目哩。
中秋,自然是在秋天的中间之意。古人以农历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分别名之为孟秋、仲秋、季秋。孟仲季是古代排行,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正位于秋天的中间,这个名称真的是恰如其分。有人会把中秋节写成仲秋节,这个说法不能说错,中秋节确实属仲秋,但中国人喜欢“中”,不大喜欢“仲”(二),所以真个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啦。中秋还被称为秋夕。
中秋节跟农历八月息息相关,因而其别名里有不少也跟八月有关。像八月节,八月里最大的节日不就是中秋节?八月半,八月过了一半正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海南有的地方过中秋很隆重,青年男女集会,互赠香糕、月饼、花巾、彩扇、背心等,还要举行调声对歌活动,称为八月会,又称调声节。唐朝中秋节还有个别称叫端正月,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
与月亮有关的中秋别名也不在少数,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既追且玩,还要拜,看来古人对月亮的崇拜还真是无以复加啊。由于中秋节的月亮最大,古人也将这个日子称为月夕。
中国人最重团圆,中秋这天月亮最圆,人们也都尽可能在这天赶回家,与家人团圆,因此民间也称团圆节。
古代称月亮为太阴,俗语里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中秋这天也就成了女人们的节日,故也称女儿节。不过,三月三、端午节和乞巧节也被称为女儿节,女儿节并不单指中秋。
明清两朝,兔儿爷成为北京中秋应节的儿童玩具。清代诗人栎翁曾写《兔儿节》一诗:“团圆佳节庆家家,笑语中庭荐果瓜。药窃羿妻偏称寡,金涂狡兔竟呼爷。秋风月窟营天上,凉夜蟾光映水涯。惯与儿童为戏具,印泥糊纸又搏沙。”可见,中秋在北京也称兔儿节。
中秋节很早就走出国门,那它在国外又有哪些别名呢?朝鲜、韩国沿用中国旧称“秋夕”,韩国有时也称中秋为“感恩节”,家家户户吃松饼。日本的中秋称“十五夜”或“中秋名月”,人们不吃月饼,而吃月见团子。东南亚受中国影响很深,缅甸中秋称“光明节”,老挝称“月福节”,泰国称“祈月节”,而越南中秋儿童是主角,更像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