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海丝莆阳(中)
【发布日期:2016-09-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年微漾

更早的时候,兴化平原尚未完全成形,潮汐一度漫延至木兰陂下,莆田港、白湖港、宁海港相继浮现,默默行使各自使命;如今,在沧桑巨变过后,它们更像是归隐的高士,挥挥衣袖,拂去前世的云彩。尽管如此,岁月留下的蛛丝马迹,仍可供我们穿越现代化的科技刷新,去窥探彼时简单淳朴却充满激情的海上繁华。矗立在由三湾拼接而成的漫长海岸线上的五座古航标塔,便是昔日莆阳海域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重要见证。它们当中,有建于五代至宋期间的枫亭天中万寿塔与港里石塔,也有明朝流传至今的鳌山雁阵塔、东吴石塔及汀江塔仔塔。自然界的海风侵蚀与地震摧残,人世间的朝代更迭及生死悲欢,都不曾撼动它们对脚下土壤的守候,一堆土石,就这样在数百年如一日的坚贞里获得了灵性。它们身上的故事,来自于一代代沿海人民的精神仰望与寄托,它们必然知晓,每当夜里从塔间发出的点点光芒,承载的皆是千家万户对海洋、对远方和对生活的无限迷恋与遐思。
万历年间,在三一教主林龙江的嘱托下,其弟子陈绅和林玉峰凭借着朱有开的捐资赞助,于北高镇汀江村近海的赤屿上修建了一座五层四面的石塔——塔仔塔。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在内陆构筑高层建筑已属不易,更何况要先将石料运往荒无人烟的孤岛再逐层垒砌。然而,就在周边居民的鼎力相助下,这项工程仅用了半年左右就圆满告竣,不可不谓是一个奇迹。四百多年后的1999年,依然是在汀江村,当地居民以祖先流传下来的精卫填海的志向与勇气,花了十四年时间,将一条长约660米、宽约4米的水泥公路修到了另一座近海岛屿——青屿。这条神奇的海上公路仅在每日退潮时才浮出海面,可供行人及大型机动车通过,等到涨潮时又尽数没入海中,如今已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后呼应之间,折射出莆阳海丝人善良、坚韧的群体背影。
莆田人从事海上贸易,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据《重刊兴化府志》载,他们“终年勤动,不敢休息”,因足迹之远、范围之广而被赋名“兴化帮”,并配以“无莆不成市,无兴不成镇”的殊誉。在相邻的地级市福州,至今仍有不少关于莆阳商帮的遗迹,旧时闻名遐迩的阳岐港,曾一度被称为“兴化道”或“化船道”。到了晚清,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一时间商贾云集,吸引了全省各地商帮来此逐鹿,分享“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商贸红利。位于台江区与仓山区交界处的上下杭,因临近市中心且航运发达,引起了商人们的注意。彼时,活跃此间的四位莆田商人——“聚源发”纸行的林时霖、“何元记”糖栈的何元育、“义美”京果行的苏开勋以及“蔡大生”鞭炮行的蔡友兰,因生意兴隆,家业庞大,而被唤作上下杭的“四大金刚”;更有经营茶叶起家的潘有声,因与民国国民影后胡蝶的一段婚姻,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从这五位成功商人的身上,我们有了这样的启示,即莆商经营,不囿于一业一域,其货殖丰富多样,不可尽数。事实上,最早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义,主要以瓷器和香料的海上出口为主。莆田西天尾镇的碗洋村,古称“碗窑”,自唐代始就有先民在此从事陶瓷生产,到了南宋渐趋没落。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南宋时,碗洋村生产的瓷器就已被作为贡品呈献皇室,后来皇帝提出了要在这里烧制“瓷龙床”的要求,这却大大超出了当时的能力范围;为了保住身家性命,居民们纷纷毁掉窑址,逃亡深山,只留下一片面积约4000平方米、深达2-3米的古瓷堆积层供人浮想联翩。
除了碗洋,今人在城厢、涵江、仙游的灵川、庄边、大济、度尾、龙华等多个乡镇都曾发掘出面积不等的古窑址,但因古代文献对陶瓷行业的简略带过,我们无法从中获取更多的细节。随着海上贸易规模的不断壮大,另一些莆田物产也开始出现在航海清单上,并带动迎仙市、涵头市、白湖市、水南市、枫亭市等一系列港市的繁荣。“披绵黄雀美,通印子鱼肥”“荔子甲天下”,自然界馈赠的山珍海错自不必言,先进提取技术生产出来的盐和糖也备受远近青睐。凡此种种,使元代枫亭籍状元林亨不吝笔墨,写下洋洋洒洒两千余字的《螺江风物赋》,令后人叹为观止。
时下,人们对于一座城市参与海丝史多少的评判,往往重视其港湾大小、人员众寡和货殖多少,而忽略或轻视了人文视阈的探究。实际上,在海洋活动伊始,硬件的承载固然重要,但精神的支撑却直接影响到古人向海求生的信心与热度。
于是有了海洋信仰。古时候,受科学知识的局限,政府与民间的海洋活动呈现出一种少有的对等状态:一方面,政府层次所掌握的航海技术并未远胜于民间,所以他们在对海域的控制上呈现出无力感;另一方面,民间百姓的人身安全得不到官方的有力庇护,只好诉诸神鬼。因此,海洋信仰的出现,既成为“君权神授”的封建统治者们用于弥合海上无政府状态的利器,也救赎了从事海洋活动的民众惶恐不安的心灵。
莆田海洋信仰中著名的海神,除了祥应庙的“显惠侯”,还有海上女神妈祖,其信仰影响之深远,早已为东北亚、东南亚沿海诸国人民所熟知,并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之列。许是妈祖的名声太盛,使得在莆田,人们常忘记了另一位本籍海神——陈文龙。明朝建立之初,朝廷感念陈文龙在南宋末年抗元保宋、杀身成仁的忠义壮举,册封他为“水部尚书”,到了清代又加封“镇海王”,至今福州及台湾马祖的许多地方,都留有大量的水部尚书庙。不仅于此,两岸民间还有着“官船拜尚书,民船拜妈祖”的说法,在明代17次和清代8次对琉球的册封中,就有不少册封使在船头安置陈文龙神像,祈求出使平安。道光年间,福建状元林鸿年出任册封琉球正使,在回到内陆后,曾在奏疏中写道:“此次自琉球内渡途中,两次猝遇风暴,正在汪洋万顷之中,人力莫施,举舟惶悚。”为此,大家虔诚祈祷于随船同行的妈祖、陈文龙、拿公等神像,最终才“化险为平,舟人咸谓神助”。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