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鹅头的历史变迁
鹅头村位于秀屿区埭头镇北面的鹅头山(亦称鳌山)上,地形酷似鹅头,相传是“鹅穴”。系大蚶山另生一支山脉向北直伸入兴化湾,鹅头处略偏西,高约80米,三面环海,连续有数里长,如鹅颈。从大蚶山滴水岩上向北俯视,犹如一只大天鹅,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兴化湾海面上。每当退潮,辽阔的滩上呈现出左右两条沙滩脊梁,远远望去,犹如天鹅展翅欲飞,气势雄伟,活灵活现。“此鹅头”自唐末黄滔、罗隐等游大蚶山后,渐有名气,宋代逐渐兴旺起来。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外地海船从石城鼻进入兴化湾,向北西环大蚶山,很容易驶入鹅头港,此港向北而偏西弯进,正把兴化湾吹来的东北风浪顶住。港内风平浪静,码头低平,船一靠码头极容易装御货物,因此整个鹅头港,船桅林立,鹅头山商贸云集,商行、货栈应运而生,鹅头成了莆仙等地货物集散地。曾建起石头城堡,以保护商贸集市、仓库等。相传鹅头城内曾有:“万二灶,九九井”(传说若多挖一口井,有100井,就会出皇帝)。
鹅头的传说神秘莫测,有的说:先鹅头,后红头(涵江);有的说:没了鹅头,才有红头。为什么鹅头会与有“小上海”之称的涵江对等称呼呢?这说明鹅头过去的份量。
北宋徽钦二帝被掳而亡,大批北方臣民被迫南迁,大批从水路南逃的,也自鹅头登陆。南宋幼帝被元兵追迫,于1278年至1279年由宰相陆秀夫扶持,从海路南下,于鹅头登陆大蚶山。明正德君(1506至1521)微服游江南,到鹅头巨石下歇息乘凉(六月暑天),并观赏鹅头山海风光,这时,海风徐徐,清凉沁人,正德君顿觉心旷神怡,他观这巨石高大雄伟,倏然,不由得脱口赞曰:“此天下第一山也!”下坡时,夕阳已西下,他步进村头五帝庙,顿觉清凉舒适,就欲夜宿庙中,但蚊子嗡嗡,他一挥手说:“不得在此侵扰。”就安静地睡着了。传说庙内正德君睡过的地方至今一只蚊子也没有。他回朝后,与朝臣们谈及鹅头第一山事,史部尚书吴凤盛(鹅头人)听后,即请书法家写下“第一山”三大字,托回家乡刻在巨石上,至今尚存。每字大有一米多,山字一划比手掌还宽。
岳正来兴化府任太守,曾慕名而游鹅头,还特意在鹅头鼻尾神仙钓鳌的岩石上刻“钓鳌处”三大字,结果鹅的头部被刺“死”了,听说下面还着红水,我特地去看,果然如此。岳正任太守三年(1467)后,就乞休回家。
我们曾多次去鹅头村考察研究,认为:鹅头港海路出入容易,上下船装卸容易,但集散难,地处天边海角,陆上交通不便。人们去白湖、宁海、涵江等,都得经过三江口,三江口海面宽大,海底全是烂泥,只一深港沟,呈“之”字形,须按海图行驶,若浸入烂泥就进退不得,要待大潮船浮,才能驶走。明万历十年(1585)建塔仔塔和雁阵塔作为三江口入港灯塔。
鹅头港衰落原因有三:
一,条件:地处天边海角,虽海运入港容易,码头低平,货物装卸容易,但陆地上交通不便货物集散难。
二,天灾:1604年(明万历卅二年)12月29日乌丘海域发生八级地震,鹅头城及城内市肆货仓等全被震毁,加上海啸正面冲击,细观城基及废墟不像人为破坏的。海港就转移三江口、涵江了。
三,人祸:清顺治十八(1661年)截界,鹅头村人只会捕鱼,多外迁马来西亚马六甲、槟榔屿捕鱼,有每户人都去的,所以至今在外的户数人口都比在家的多。
“天鹅真的死了”,鹅头港衰落了,过去兴旺热闹,船桅林立,繁忙的港口情景,已成历史! (吴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