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莆田市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在全省率先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政府绩效考评,有力推动依法治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高屋建瓴,法治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法治建设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2019年机构成立至今,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召开依法治市会议9次。抓牢“关键少数”,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学法、领导干部任前考法、述法常态化机制。在全省率先召开市级主要领导亲自点评的专题述法会议。开展全面依法治市综合督察2次、专项督察4次,查摆问题短板,及时固强补弱,进一步凝聚了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合力。
运筹帷幄,“一规划两方案”全面落实。编制法治莆田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出台《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方案》。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制定了地方性法规8部。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木兰溪综合治理理念和“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嘱托,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先后围绕木兰溪、湄洲岛、东圳水库、城市生态绿心和山体保护出台地方性法规5部,构建起具有莆田特色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体系。全市287个党政机关配备法律顾问,配备率100%,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推动作用。成立了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审核以及行政复议2个“专家库”,“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合法率”“行政复议合法率”指标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行政许可“一次办”和“一趟不用跑”事项覆盖率居全省第一,乡镇个体户“一表登记”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
聚力大局,法治化营商环境成效日益凸显。全市法院深化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全市执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工作机制,2022年执结案件30455件,到位金额76.1亿元,移送追究拒执罪65人次,同比上升16%。持续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扎实办理社会关切的生态、食药等“4+9”法定领域案件317件。莆田检察机关社会抚养费专项执行监督工作成效在最高检会议上做经验交流。探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市直19个行政执法部门,公示了不予行政处罚事项357项;从轻行政处罚事项115项;减轻行政处罚事项84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24项。围绕“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推动政务平台、网格治理平台、雪亮工程、12345平台和数字城管等多网融合,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大数据云平台。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服务职能,进一步法律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奠定了法治基础。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