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明朝礼部尚书,莆籍国师陈经邦的老师名叫黄正中,是莆田城外莘郊村人,祖上出身于城内东里黄氏望族。他自幼熟读诗书,学得满腹经纶,却无意于或功名,而下乡开设学馆。他选择莘郊中社,建起“锦亭书院”,办起民学,教育士子,考中秀才、举人者,为数众多,名声大振。远近人家,慕名而将孩子送来求学。陈经邦就是其中的一名学子。
黄正中因材施教,训导有方。他时时教诲学生勤奋刻苦,严于律已,做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人。陈经邦考中进士,做了大官,老师并不居功自傲,也不伸手要求报答,学生自然心中有数,绝不忘恩负义。那一年,陈经邦特意邀请黄正中进京,觐见万历皇帝,还陪同他游览了皇城的风光名胜,尽兴而归。
陈经邦告老“林下”回家后,时常想念恩师,总想与黄正中先生相聚,开怀畅饮,以表感恩之情。
那一天,正是初夏五月,陈经邦派遣家丁前往莘郊,邀请黄正中老师到府一叙。那家丁领命,早早就从城内庙前铁树里陈家府第出发,出了北城门,沿着头亭、二亭、三亭的官道走去。约摸行了五里路程,进入莘郊乡里,来到郊东桥头,看见码头附近有一位老人正在树下散步,就上前叫道:“喂,黄正中住在哪里?”那位老人转身一看,见是一个后生仔,竟然对他呼名叫姓,好是无礼!就不理睬,径自走开。家丁看他没有回答,大声再喊:“吠!你这位老人,我问你黄正中住在何处,你为何不应?莫非是耳聋、哑巴?”老人听了,头也不回,沿着沟边一直走去。家丁无法,只好跟在后面。那老人迈进了一家屋里,一会儿又走出来,看见后生仔还是站着,就问道:“你这小子,来自何方?因何紧追老夫不放,意欲何为?”家丁答道:“我是城里陈府家丁。国师爷派我来请黄正中入城叙旧,不知黄正中家在何处?”老人听了,方知是弟子陈经邦来请先生,便说:“老夫便是正中”。家丁见此老人正是自己要找的先生,心想刚才对他指名道姓,没有礼貌,是得罪了老人家,非同小可!觉得后悔不及,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那个家丁平日在城里,依仗陈府势力,孤假虎威惯了,哪里把乡下人看在眼里?先生见他如此无习教,有心整治他一下,便对他说:“你家老爷吩咐,叫你把我这里的一个磨轮带去,他要使用”。家丁听了,疑惑不解心想也许是国师要亲自磨豆浆?却又不敢多问,只好听从老先生安排,用麻袋把放在墙角的一顶“手磨”装了,背着回城,以便交差。
那副石磨至少也有四、五十斤重。家丁五步一停,十步一歇,直累得他上气接不了下气;一路上让太阳晒得头晕目眩,汗流满身,只觉得腰酸背痛,腿如烟筒。从莘郊到城里只有五、六里路,他竟行了两个钟头才到府。陈经邦见他一副狼狈相,问是何故?家丁以实相告。陈经邦知道是他得罪了老师,受到惩罚,心中不觉大怒,骂他糊涂、无用,不知世故,误了大事!一顿训斥之后,又立即雇了两顶大桥,亲自再往莘郊,向黄正中先生赔礼道歉,万分恳切地扶老师上轿,一同到了府中,大摆宴席,殷勤款待。师生促膝谈心,畅叙离别之情,杯来盏去,酒足饭饱,直到午夜方休,又安顿老人住下,在城里玩了好几天,才送他回家。
陈经邦身为国师,知恩图报,时刻不忘尊敬老师,至今仍被传为佳话;小家丁狂妄自大,目无师尊,失礼被罚,身背磨轮,吃尽苦头,乃是自作自受,贻下民间笑话一桩。这个故事,在莘郊及其周围村庄广为流传,成了农家老辈教育子孙勿忘尊师的生动教材。 (口述:施金榜 整理:黄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