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在香港流传近千年的妈祖故事
【发布日期:2024-05-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朱合浦

 

 

 

香港佛堂门天后宫

 

关于香港地名的由来,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中有一个与妈祖有关。

说的是古时候曾经有一个红香炉从海上漂流到如今被称为“东方明珠”的小岛上,岛上居民多是以出海打鱼为生、笃信海神妈祖的渔民,一致认定这个红香炉系妈祖神赐,于是捞起红香炉,随即盖庙奉祀妈祖,并称发现红香炉的地方为“红香炉港”,日久天长,沧海桑田,后来这个“红香炉港”就被人们简称为“香港”。

这很神奇吧?

其实如今香港仍有一座铜锣湾天后古庙,庙北所靠一座山就叫“香炉峰”,这应该是上述香港地名由来的有力佐证。

此外,香港还有一座建于南宋的妈祖庙——佛堂门天后宫,以及与此宫相关、流传近千年的妈祖神迹故事。

话说宋代莆田有一个名叫林长胜、字昌宗的人,在某年某月扶老携幼带领全家人迁居香港,就住在九龙彭浦围(即今大磡村)。他一家人在此繁衍生息,渐渐扎下根来。先是长胜养育了云远、云高两个孩子,接着云远又生了松坚、柏坚两兄弟。他们一家长幼都以行船为业,其货船经常来往于闽浙粤等省。

俗话说,常走海路,难免遇险。有一次松坚、柏坚兄弟俩驾船出海,不料途中遭遇飓风,船翻货沉,所幸船篷漂浮在海面,兄弟俩拼全力拉住船篷,且不惜生命代价紧紧抱住船上奉祀的林氏大姑之神主(即妈祖,林氏后裔通称妈祖为“大姑”“祖姑”)。经过一番拼搏,兄弟俩靠着漂浮在海面的一副船篷,凭借怀揣妈祖所发挥的坚强意志,最终游到东龙岛北岸,得以生存。

松坚、柏坚兄弟俩对此番九死一生终获妈祖佑助的经历铭心刻骨!为酬谢神恩,他们就在岛上原有的石塔下面,草创了一间小小的妈祖庙,庙的屋顶盖着的正是那张赖以生还的船篷!过了数年,他们觉得有钱了,于是将小庙扩建为大庙。这就是香港著名的南堂天后庙的由来。

光阴似箭,又过了许多年,这时松坚的儿子长大成人了。他的名字叫林道义。道义从父辈手里继承了家业,同时也继承了虔诚的妈祖信仰。

为了弘扬妈祖文化,林道义在父辈的基础上,又在冈下山(即北堂)另外创建了一座崇祀林氏大姑(即妈祖)的神庙。为了有所区分,便称此庙为北堂天后庙。

林道义再传了一代又一代,他创建的妈祖庙也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雨雪风霜。如今南堂天后庙已经圮废,只剩北堂天后庙了,香港人称之为“佛堂门天后宫”。

佛堂门天后宫现存建筑面阔三间,单进,硬山顶,中间为正殿,供妈祖和千里眼、顺风耳二陪神;左右两间为便殿。其中右便殿又称“圣母寝殿”,备有专供女香客抚摸的“龙床”,据说摸过龙床的人有福且有生育之利。庙内尚存有清代铜钟、钟鼎、石狮和木刻联板等文物。尤值得一提的是,庙后山存有一块南宋咸淳摩崖题刻。其全文如下:

古汴严益彰官是场,同三山何天觉来游两山。考南堂石塔建于大中祥符五年。次,三山郑广清堞石刊木,一新两堂;续,永嘉滕了觉继之。北堂古碑,乃泉人辛道朴鼎创于戌申,莫考年号。今三山念法明、土人林道义继之。道义又能宏其规,求再立石以纪。咸淳甲戌六月十五日书。

我认为,此摩崖石刻的意义不仅在于推断佛堂门的初创年代为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还在于点明了“土人林道义”,即我在上文所提到的林松坚的儿子。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