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艺术之光,拨云增辉
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于1982年8月恢复了在文革期间中断了十七年之久的“李耕国画研究所”机构,调回李朴、蒋金读、孙仁英等三位画师,从事研究李耕国画艺术与艺术创作工作。1986年间向社会和院校毕业生招收五名有国画基础的新生力量来充实加强创作队伍。
这个时期,中国已步入改革开放的时代,许多来自东南亚和台湾热衷于李耕国画艺术的收藏家、爱好者也慕名来到仙游,购买李耕先生的艺术精品。于此同时,仙游的一些画商和收藏家也闻风而动,争着收购李耕的作品,一直到目前已形成海内外收藏李耕作品的高潮。在这“国画热”的冲击下,仙游又掀起一个学习李耕国画艺术的热潮,开创了国画艺术方兴未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四、省展精品,誉满画坛
1995年,仙游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纪念李耕先生诞辰110周年暨李耕画院成立”,并组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我画院集中精力抓好各项筹备工作,撰写论文,汇编论文集,出版《李耕画院作品选集》,先后还在泉州、仙游举办李耕遗作暨画院画师作品展览。
当年11月22日,仙游县委、县政府与省美协、省画院联办“纪念李耕先生诞辰110周年暨李耕遗作展览。”这次纪念盛会规模之大、仪式之隆重、档次之高,产生强烈的反响,省委、省人民政府、省人大、省政协、莆田市、仙游县等领导同志和艺术界的专家、教授、学者、新闻界的知名人士以及社会贤达共200多人参加开幕式。第二天召开李耕先生艺术研讨会,40多位艺术家、学者、专家到会。人人怀着激动的心情,争先恐后发言,对李耕先生的人品、画格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誉。省画院副院长陈一峰同志(现省美协主席)提出: “今后在全省范围之内掀起一个宣传李耕先生艺术成就的新高潮。”引起在场的同志强烈共鸣。厦门大学艺术系教授洪惠镇说:“我们在座的同志有什么理由来评价李耕什么师?什么家?李耕先生就是一位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说了,我们还有什么疑意呢?现在的问题是正对李耕先生艺术宣传还很不够,应该要大力弘扬,让李耕先生再乘龙起来!然后让学生跟上去,长江后浪推前浪,再把李耕艺术推上新高潮,激起更灿烂的浪花吧!”许多同志建议应该建立李耕艺术纪念馆,举办李耕遗作巡回展,多举办其艺术研讨会等等。李耕先生再一次得到艺术界的共识和赞颂。作为被与会同志寄予无限希望的李耕先生艺术的继承者——李耕画派的画师们要牢记师训、尺幅万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国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让李耕先生的国画艺术之光,更加璀灿在中华的大地上!
五、画派作品、晋京展览
2001年秋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李耕画派暨莆田市画展》是莆田、仙游文化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次书画活动。这次展览不仅得到莆田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了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各级新闻界以及首都画界和在京的莆仙同乡的热烈响应,画展取得极大的成功,为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莆仙在其文化史册上写上了光辉的一页。
这次画展是在《百年中国画展》结束一星期之际举行。李耕功深力厚的传统画风使人们觉得“耳目一新”。许多人称这次画展是“一股强劲的东风”。在画展提法上,打出“画派”的旗号,不少人为之叫好。中国美协老的新的负责人蔡若虹、刘大为都予以肯定,为“画派”题词。中国美术馆为国家最高一级展览馆,这次破例与莆田市“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单位联办,许多人称之为“新鲜事”。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为画册写序。
李耕先生的力作《春夜宴桃李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达摩》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成为国家级文物。百年来,福建画家作品“进宫”仅此一幅。
在召开专题研讨会时,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和中国美术界许多著名画家、评论家及各界新闻媒体出席,在中国画坛上引起极大影响。 (续完)(蒋金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