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砺志成才 勇攀高峰——读蔡金发《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日期:2010-04-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2008年春,笔者收阅了莆籍教授、老同学蔡金发寄赠的《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集。他那种砺志成才,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险峰的精神令人钦佩。
1941年1月10日,蔡金发出生在莆田县(今城厢区东海镇)东沙村。因其家庭贫穷,10岁才上小学。1956年秋考进仙游县第六(枫亭)中学。1960年夏,被学校推荐报经仙游教育局作为“青苗”选拔上来,参加了晋江地区政治教员暑期集训班。在为期7天的集训中,学习了《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这是他第一次从政治的层面接触到马列主义的一此基本问题。经培训后,学校委以重任,教初三毕业班政治课。
为了教学的需要,他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中央党史的教科书,偶尔也读了几本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著作。从思想政治感情上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种兴趣。
从1959年到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使我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困难。1962年,工业下马,干部下放,打断了蔡金发刚刚开始的教书生涯。本着“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他提出回到学生中去,通过了仙游第一中学插班复学考试。1964年高中毕业,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开始接受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然而,他进校还不久,他因得了慢性肝炎,住进了校病号疗养区。在养病的3年间,他读了《鲁迅全集》(文论部分)12卷,读了《左传》、《史记》等不少史书,而读得最多的还是本专业的一些教科书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
1970年7月,他先分配在江西高安省军区“五·七”农场劳动锻炼。一年后再分配到江西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教书,并在此工作了10年。在这十年里,他系统讲授了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两门课程,同时还穿插讲授了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在课余时间,也写点小文章,有时也在报刊上发表。
蔡金发从1977年开始着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早年思想,1978年完成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史》的初稿。1979年在修订第二稿时,从收集和翻阅各种资料中,无意中看到了王先恒教授在《历史研究》1978年第10期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若干事实》的文章,细读之后发现其基本论点有悖马克思、恩格斯早年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用以论证的某些史料也不符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发展的实际情况。所以,他在完成《马克思主义诞生史》二稿修订后,于1980年底(时年高校恢复评职称,他刚评为“助教”)把这些疑点撰写成文与王教授商榷,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上,引起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
1981年11月,蔡金发被调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工作。1983年,理论界有的同志宣传一种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包括所谓的社会主义异化论在内的错误理论,他在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论坛》上撰文,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评。1992年,为了帮助人们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他在福建省委党校《理论学习月刊》上发表了《大胆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章。刚好就在1992年,他评聘为教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他除了合著或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9部外,个人专著有《国际政治学要论》。在省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有百余篇。 (游炳煌)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