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读苏轼《喜雨亭记》
【发布日期:2010-04-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历任凤翔府签判、开封府推官、黄州团练副使、翰林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等职,逝后谥文忠公。他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曾屡次遭到贬谪,最远被贬到到琼州(今海南省),任琼州别驾。徽宗即位后遇赦内迁,途中死于常州。
《喜雨亭记》是嘉祐七年(1062),苏轼在凤翔府(府治在今陕西凤翔县)任签书判官时所作。当时久旱得雨,官舍内新建的一座亭子也正好在这时落成,于是作者将此亭命名为“喜雨亭”。
本文分为四段,首先,作者引用三个典故说明亭子命名的用意在于“誌喜”。周成王(武王之子)的同母弟唐叔得一(異)禾,于是献给成王,成王送给周公。周公受禾后,作《嘉禾》一文以誌喜;汉武帝元狩七年(前116)夏六月,得宝鼎于汾水上,于是改年号为元鼎元年;文公命叔孙得臣追击侵鲁的狄人,俘获了北狄鄋瞒国的国君侨如,为纪念这一胜利,叔孙得臣便把自己的儿子宣伯改名为侨如。
是年春天,从天上落下麦子于岐山的南面,对这件事的占卦为好年成。但过后整月不雨,百姓为这种情况发愁。到了三月份,三月初八下雨,三月十七日又下雨,百姓视为雨下不够。三月二十下大雨,三天才停。官吏共同庆祝于堂前大院,开店的商人共同在市场上欢歌。农夫在田野上耕作高兴极了。忧者因下雨而高兴,患病者因下雨而痊愈。亭子恰好在此时落成。
其三通过举酒庆贺,主客对答,议论无雨有雨的害与利。如“多日不下雨,年成不好,必定造成接二连三发生饥荒,诉讼案件频繁发生,盗贼越来越厉害。则我与诸位闲暇自得在亭子上游玩,连想都不敢想?如今不遗弃这些民众,初始干旱而后恩赐下雨,使我同诸位在此亭闲暇自得,都因恩赐下雨,难道又可忘记吗?”
以歌作结,进一步强调喜雨之功和以雨名亭的必要,说无雨之忧和有雨之乐。如文中写道:“假如天上掉下珍珠,寒者不能当衣服穿;假如天上掉下宝玉,饥者不能当饭吃。”
阅读了本文,笔者想起孩童时农民大伯说的话,“夏日里,十天无雨即小旱,二十天无雨即中旱,三十天无雨即大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来,农田水利设施大为改观,如我市自从修建了东圳水库以来,天旱了,可以引库区的水灌溉大部分农田,所以几乎是年年丰收。但是,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五省区,有的从去年7月,有的从去年10月就出现旱情。连续半年造成了水库、水塘干涸,农作物枯死,部分作物不能按时播种,甚至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旱区群众切身体会到滴水贵如油。还好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派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消防干警从远处运来饮用水分发给群众,解决了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这次西南五省区出现大旱,透视了这个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在就要加大投入,整治病库、水坝、水塘,并多打足够的深水井,以备旱季抽水。同时要发展节水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旱地作物。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农业的命脉。有水要想到无水时。城镇和农村家家都要节约生活用水,做到一水多用。如将洗衣水收藏起来用来冲厕,每家每月至少可以节约一吨用水。如果城乡每户按5人计算,全国2.6亿户,每月可节水2.6亿吨,全年可节水3.12亿吨。就等于不花一角钱,就能新修建起2亿多立方米容量的东圳水库12个。因此,一水多用何乐而不为。 (游炳煌)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