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两岸一家亲,打造台胞登陆‘第一家园’。”6月17日,在莆田湄洲岛游船文甲码头,边检女警黄宇玢微笑着分发画册、宣传单、海报,向参加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的台胞们,展示国门口岸海丝文化传播效能。
轻妆淡彩,笑妍恬静,配上一袭戎装,看上去优雅大方……黄宇玢说,作为台胞的“两岸亲情第一岗”,她们将往来两岸台胞当亲人,打造“30分钟服务圈”,围绕口岸通关、便民利企新举措等常见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向台胞推介12367服务平台,推行“零等待”服务机制,24小时为台胞排忧解难,让台胞一登陆就有踏进“家门”感觉。
今年恰逢台湾渔船直航湄洲岛朝拜妈祖35周年。活动周开幕式上,现场播放纪念视频——《海峡卅五载 两岸一家亲》,关于1989年两百多名台湾妈祖敬仰者搭乘渔船,首次直航湄洲朝圣进香的经历。由直航船员的女儿王淑华分享当年台湾渔船破冰之旅事迹,让聆听后的黄宇玢感动不已。
墨香飘两岸,莆台亲上亲。连日来,黄宇玢和同事们参观“大道同心”两岸书画精品大联展,从精选出的150多幅书画精品中,感受“文化本同源、两岸一家亲”的浓厚情感。她笑道:“小爱成家,大爱成事,我们对两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两岸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台胞台企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莆田市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对台湾地区铁矿石中转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各执勤队全天候驻守港区最前沿,对符合条件的莆台航线船舶一次性办结边检手续,提供网上预报预检等通关便利,今年来罗屿作业区对台铁矿石中转量超过199万吨。黄宇玢说:“边检最大限度便利台轮、台湾船员,用亲情‘缩短’了海峡两岸间的距离。”(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