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四娘复仇后,首先想到的是以雍正的首级去祭奠那些因吕家文字狱而受株连被杀的亡灵,以告慰他们,冤仇已报,可以瞑目了。
书中写道:“袭人问道:lsquo;这一个缠丝白玛瑙碟子那去了?rsquo;半日晴雯笑道:lsquo;给三姑娘送荔枝去的,还没送来呢,”话中的“缠丝“为残尸,即雍正首级。“白”为完全暴露。“玛”与祃谐音,祃为祭祀名。古代在行军时,于驻扎之处祭神,师出心祭谓之祃。“瑙”与脑谐音,指雍正头颅。“三姑娘”为探春。“探”探望,“春”为冰雪已融,春暖花开,意为大仇已报。“荔枝”谐音为礼数。
“晴雯道:lsquo;你再瞧,那槅子尽上头的一对联珠瓶还没收来呢rsquo;“槅子”是耕牛脖子上的曲木(犁担),“曲木”的谐音为掘墓。“联”为连,“珠”为尸。意思是吕留娘的祖父吕留良和父亲吕葆中死去多年的坟墓都被掘开,尸体被锉骨扬灰。
“秋纹笑道:“我们宝二爷(吕四娘)说声孝心一动,也孝心到二十分。因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hellip;hellip;巴巴地把一对瓶拿下来,亲自灌水插好了,亲自送一瓶进老太太,又进一瓶与太太。连跟着的人都得福了。”这句话中的“二十”为吕,暗指吕四娘献花孝敬祖父和父亲。其中“老太太”是吕四娘祖父吕留良的替身,太太则是吕四娘父亲吕葆中的替身。“桂花”香气浓,“花气袭人知昼暖”,暗示已昭雪。“连跟着的人都得福了”:暗示那些因文字狱而受牵连的冤魂的仇都报了。
“秋纹因送花给太太而得两件衣服为彩头”:意思是秋天死亡(秋纹)的已伏(衣服)刑的雍正头颅(彩头)。
大仇已报,心愿已了。吕四娘在高兴之余,又感到无此的自豪。自古以来,凡是攻城掠地,万军之中取敌首之首级扬名立万的事情都是男人才能做到的。谁料勇闯虎穴,杀帝复仇极其险恶的难事竟被一个女子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简直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千古佳谈(探春写给宝玉的信中语)。吕四娘乘着兴致,诗兴大发,要竖词坛,开吟社。既录此事,也表祝贺。
“李纨道:lsquo;若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
上段话中的“李纨”谐音为吕剜。“社长”为雪长。意思为吕四娘是剜掉雍正脖子的头头。
“菱洲”是迎春在诗社中的笔名。“菱洲”的谐音为领走,是吕四娘习武的启蒙老师。意指黄犊老人。迎春负责“出题限韵”。“出题”为出宫(题与堤谐音,即宫外护城河堤)。“限韵”为压韵,压韵即押运。承担迎接护送吕四娘提走雍正首级逃离皇宫一路上的断后职责。顾名思义,迎接昭雪归来之谓迎春。
“藕榭”是惜春在诗社里的笔名,原为惜春居住的藕香榭,其中把“香”字隐去,似乎与烧香拜佛有关,惜春的结局是当尼姑,菱洲与藕榭都是学究,藕为莲藕,榭与学谐音,莲与学连起为连学,以此推测,藕榭便是吕四娘武艺深造的关键师父悟因神妮。她负责“誊录监场”。“誊录”与腾路谐音,即开路。“监场”为侦察打前哨。侦察开路,以防拦截。珍惜昭雪成果谓之惜春。
由此看来,这次的杀帝行动,吕四娘的两位师父也不顾年事已高,全力协助,功不可没。
“李纨道:lsquo;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吟起他来?迎春道:lsquo;都还未尝,先倒作诗rsquo;。宝钗道:lsquo;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见了才作。古人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与情耳rsquo;。”这些话的意思是身首异处,还躺(海棠)着的雍正尸体惨不忍睹,何必要见,只要寄兴写情就可以了。 (未完待续)(吴明星 郑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