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在当今时代更好地传承创新非遗文化?2024年7 月,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沉‘靛’千年,青黛见福”唤醒计划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文化困境,非遗之伤
仙游青黛制作技艺,作为一项传承千年的非遗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相关历史资料的散佚遗失,青黛传统产业的逐年衰落,都对青黛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造成了难以磨灭的消极影响。
在前期的实地调研中,团队发现,传统青黛文化虽传承千年,却大多以口耳相传、劳动学习的方式进行传承,这种原始朴素的文化传承方式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极具脆弱性,并且随着青黛产业的衰落,极易陷入断代乃至消亡的文化困境。
AI 赋能,创新探索
随着近年来“AI热”的兴起,传统的绘画、音乐等行业迎来了新生。“唤醒计划”实践团队随即意识到,现代化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不断淘汰、取代固步自封的落后产业的同时,也为那些积极拥抱时代、坚持自我更新,主动进行现代化创新发展的传统产业带来着新的机遇与可能。
出于对新兴AI技术的大胆探索与对青黛非遗人文内核的精准把握,自2024年4月始,“唤醒计划”实践团队将注意力聚焦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AIGC),开始了一场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尝试。AIGC技术的底层逻辑是根据完整严谨的数字指令生成理想中的效果图,想要达成预期中的最佳效果,需要投入巨量的准备工作。为此,团队付出了无数日夜的辛勤努力。
研究成果,数字转化
实践前期,团队前往仙游当地,对百余位从事传统青黛种植的农户进行了实地采访调研,了解传统的古法青黛制作过程、劳作场景和售卖形式等内容,并形成相关的图片资料200余张,文字记录2万余字。
回到学校后,团队成员“八仙过海”,郭艺泓、陈诗琪负责插画设计,林慧婷、高瑞祺负责文本材料匹配,积极运用各自学科的专业性知识,制作了60余张草图设计稿,并在精益求精的原则下,挑选加工形成了初始的20张效果参考图。
AI赋能,深化应用
团队参考数字敦煌的创新模式,将与仙游青黛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将巨量的文本、图片素材,以及从青黛历史遗存上提取出的数百幅传统纹样导入电脑软件,从零开始,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仙游青黛数字化资源库,为最终的AIGC图片生成提供了不计其数的权威性、高水准的参考数据。
接下来,团队开启了夜以继日的AI模型训练。为达成理想的图片生成效果,与青黛文化相契合的AI模型与指令语境缺一不可。为此,团队迎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最初的数十次试验中,团队使用原始AI模型产出的图片均差强人意,没有达到团队的质量要求。
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开始了漫长的调整训练工作,无数次的失败,每一日的汗水,都为成功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于,在长达32天的训练与调试后,团队终于迎来了曙光,形成了较为完美的AI模型与相应数字指令。
千年沉“靛”,图像复活
7月6日,“唤醒计划”团队成功生成了一组12张的仙游青黛传统劳动场景复原图,标志着此次“AI +非遗”——新兴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新模式的圆满成功。
通过12张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青黛劳动场景图,当今社会得以直观地了解到传统青黛产业从种植、收割、加工、印染的劳动过程,为青黛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了创新性示范。
成果展现,记忆唤醒
带着12张装裱好的青黛历史还原场景图片,团队再次回到了仙游县书峰乡四黄村,向当地村民展示此次青黛文化复原的实践成果,并收集多方反馈。在团队走访过程中,当初受邀采访的村民们纷纷表示,12张复原图很好地还原了他们所描述的传统青黛劳动场景,帮助他们再度次唤醒了早年间与青黛朝夕相处的人文记忆。未曾参与过青黛劳动的村民则坦言道,团队所示图片清晰完整地梳理了整套青黛印染工艺程序,令自己首次如此生动形象地理解了仙游青黛制作、印染的传统过程,促进了青黛文化在乡村地域范围内的一脉相承。
本次实践收获了书峰乡当地村民的广泛好评,通过实际展示,村民们亲眼见证了现代化科技的神奇力量,在向“唤醒计划”团队表达由衷感谢的同时,也表现出对现代化技术多方位、深层次地赋能青黛产业多角度立体化振兴的殷切愿景。
文化振兴,展望征途
团队指导老师唐刚强调:“AIGC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对其价值的再发现。”此次团队的成功探索,体现了数智技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的深度应用,虽然只是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中的一小步,却迈出了未来乡村文化振兴的无限可能。
未来,“唤醒计划”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对仙游青黛非遗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工作,不断探索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更多可能,为推动仙游青黛非遗文化的复兴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撰文:鲍楚桓 汤子杰 摄影:李卓洋 沈雨薇 黄陆雅 郑晴雯 林慧婷 苏灿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