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戏神雷海青成神与莆仙田公元帅信仰
【发布日期:2010-06-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莆仙戏”,是流行在莆仙全境、福清新厝、惠安界山、永泰大樟溪以南等“莆仙话”方言区,以及南洋各国部分莆仙人聚居地的一种古老剧种。保留有传统剧目5000多个(8000多本)、为全国剧种之最,始于唐、发展于宋元、盛于明清,有着一千多年传承历史的莆仙戏,被世人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今天、活跃在莆仙民间的莆仙戏团多达一百多个,拜“雷海青”为莆仙戏神、祖师爷。“雷海青”何许人也?莆仙戏团为什么要尊他为莆仙戏神?他和莆仙民间的“田公元帅”信仰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据历史文献载,雷海青,唐朝莆田县人、玄宗时期著名宫廷乐师。因其出生时、嘴巴周围皮肤黝黑,父母以为不祥,就把他抱放在村外路旁的田埂边。饥饿使他嗷嗷大哭,此时一只小毛蟹爬了过来,用涎沫喂他。恰逢一木偶戏班途经该地,将他收养,见他头上戴的帽子绣有一雷字,就取名“雷海青”。在戏班长大的雷海青、学会了弹奏各种乐器,尤其是琵琶和筚篥(笔者按:筚篥,一种古老的笛管乐器,曾经有人认为在我国已失传,后在莆仙戏中被找到,莆仙戏至今还在运用)。后被选入宫,才华横溢的他、得到了唐明皇的赏识和器重,于是委任他为梨园教官。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安禄山于洛阳称帝设宴庆贺,命梨园子弟教坊乐工前来祝兴,对唐明皇忠心耿耿的雷海青、拒绝为安禄山弹奏,把怀抱的琵琶掷于地上、并痛诉安禄山的不忠、叛国等恶行,终被恼羞成怒的安禄山残忍的杀害。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明皇感其“忠烈”诰封其为“天下梨园大总管”。
唐代、莆仙戏曲的雏形就已初步形成,据佛教文献《景德传灯录》载:唐福州宗一大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接迎”,莆仙戏就是在“百戏”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改进而形成的。相传邑人江采萍(梅妃)得宠之时,唐明皇曾命雷海青领宫廷梨园子弟到“梅妃”的家乡演出,演出地点就在今荔城区拱辰一带,演出受到莆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雷海青等宫廷梨园子弟的到来、对莆田“百戏”发展、莆仙戏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莆田“百戏”(木偶戏、杂戏等)乐工们、在得知雷海青牺牲之后,怀着景仰和感恩之情、拜雷海青为其保护神、祖师爷、虔诚的膜拜,戏神雷海青信仰就这样诞生了,之后闽剧、梨园戏、高甲戏等剧种纷纷效仿。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在当年雷海青回莆演出的地方、当时的官道头亭驿站(今荔城区拱辰),莆仙民众在这里建造了目前有史可考的世界上第一座专门祭祀戏神雷海青的庙宇--瑞云祖庙。瑞云祖庙的建设意味着戏神信仰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
到了宋朝,高宗皇帝又加封雷海青为“大元帅”,作为一种神祗,他往往有文武两种不同造型,文造型多为金面金身,头戴“金圣冠”,即“戏神”装扮。武造型则是红脸红袍,头顶打两条辫子,两旁有风火二童,一佩弓,一执鹰。前有“灵牙将军”,狗头人身,手执令旗,即“大元帅”装扮。传说有一年,一个莆仙戏班出海演出遭遇风暴,危急时刻他们请求戏神“雷海青”庇佑,雷海青显灵救了戏班,由于在天空中,帅旗上的雷字被云彩遮住,只露出田字部分,于是雷海青就是天庭田公元帅的传言就传开了。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田公元帅信仰不再局限于戏剧界,莆仙民间盛传“田公元帅”能消灾解厄、扶正祛邪,赋予了他全民保护神的身份。莆田民间在正月闹元宵的时候,通常都有抬着菩萨神像绕境巡道的习俗,这些菩萨有“娘妈”(妈祖)、“张公”(张巡)以及“田公元帅”(雷海青)等等,比如荔城区的东坝村、步云村、涵江区的太白庄村等村落,每年的元宵节都要举行“田公元帅”绕境巡安活动。
洛阳殉国、莆田成神。地位卑微的梨园乐手,却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以热血彰显忠义气节,无愧“天上风流三帝子,人间慷慨大丈夫”的赞誉。 (林湘凡)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