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长河中,总有一些人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安宁与和谐。在凤凰山辖区有这么一位老民警,他长期扎根基层,既是派出所的“老大哥”,也是辖区的守护者。他就是曾荣获首届“福建省十佳社区民警”的凤凰山派出所民警蔡柏松。
不管是同事还是辖区居民,大家都亲切地喊他“阿柏松”。时光荏苒,从青春年少到迟暮之年,从青涩新警到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他始终坚守在基层第一线,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从未改变。
“阿柏松”的笃定与前行
刚从福建公安专科学校毕业的蔡柏松,怀揣着满腔热情和梦想踏入了派出所这个大家庭里。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案件,他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凭借耐心执着的工作特点,他很快熟练掌握了公安业务。
每当讲起自己的破案故事,蔡柏松的眼里全是满满的自豪。还记得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他接到上级指令抓捕一个盗窃摩托车的犯罪团伙。那时的刑侦办案方法还比较落后,只能靠“土办法”,就是排查、蹲守。这个盗窃摩托车的犯罪团伙非常狡猾,行踪不定。一接到命令,蔡柏松就和同事开始研究抓捕任务,摸排犯罪嫌疑人经常出没的落脚点,进行日夜蹲守。功夫不负有心人,犯罪嫌疑人终于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蔡柏松决定在外围蹲点,固定证据并确定嫌疑团伙成员,等待时机成熟。经过数天的蹲守,他终于摸清了嫌疑人的出行规律,并确定了抓捕方案。半夜时分,蔡柏松与同事们破门而入,成功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将嫌疑人带回派出所进行调查。这次行动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犯罪分子盗窃的赃车17辆,挽回了群众的损失。
这样的故事,在他的警察生涯中数不胜数。群众满意的笑容,群众的一声谢谢,都让蔡柏松感到付出再多辛苦都值得。
“阿柏松”的真心与爱心
在担任社区民警期间,蔡柏松负责的是龙德井片区。由于地势低洼,每年台风时节常常严重积水,导致居民生活不便。为了防止积水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每次台风之前,他都主动联系街道、居委会干部,提醒群众做好防灾物资储备,协助街道、社区干部一同帮助家住地势低洼地带的群众转移。
2021年,龙德井开展了拆迁工作,在这过程中,蔡柏松当起了“老娘舅”,积极协助街道干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辖区居民林奶奶因为舍不得离开老房子,一直不愿意在拆迁协议上签字,拆迁工作无法如期进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蔡柏松主动与街道工作队一起来到林奶奶家中。蔡柏松围绕拆迁的要求、新旧房屋居住变化等方面开导林奶奶。他情真意切的劝说,令林奶奶的内心受到触动,最终同意拆迁。
蔡柏松总说自己幸运,每一次调解都好像水到渠成,但是同事们都知道,蔡柏松之所以能够一次次走进群众心里,靠的是一颗实实在在的真心,和说干就干的行动。
蔡柏松十分注重社区的基础工作,只要他接管过的社区,每一家、每一户的情况他都门儿清,他扎实的基础工作也让辖区的可防性案件实现了“零发案”。直到现在,还有老居民问起:“阿柏松调哪儿去了?怪想他的!”
“阿柏松”的坚守与传承
近些年,因为身体原因,蔡柏松转岗做起了内勤民警。为了更快适应新岗位,他对电脑、手机操作不熟练,就主动向所内的年轻民警请教。“我不会的业务,总有人会,只要我多学、多问,总是会学会的。”虽是一名老民警,但他没有“等靠要”的守旧观念,而是把“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发扬光大,为年轻民警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身体恢复后,闲不住的蔡柏松又主动请缨重返社区,成为年轻民警蔡建东的师傅。当蔡建东第一次办理案件时,因为没有经验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蔡柏松拿出自己以前办理过的案件作为模板,从笔录制作、调取证据、办案流程等环节,逐一向蔡建东进行分析介绍。在蔡柏松的传帮带下,蔡建东很快就进入了状态,顺利办结了案件。
虽然他已临近退休,但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三十余年的公安工作让蔡柏松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每当遇到新警茫然的时候,他便毫无保留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指导开展工作,帮助解决问题。他的言传身教,让新警们受益匪浅。
从警35年,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每一个平凡故事昭示着蔡柏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警初心不曾改变。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柯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