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阮其山新著《莆阳名臣谱》(初集),近日已成书发行。是书乃莆阳历史创新之作。著者未邀达官名流为序,仅以小跋一篇纪著述之始末,兼及史论。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1、予对莆阳名臣史迹属意甚久,近年得以潜心研究、著述。虽无明晰之计划,主旨则甚为明确,即梳理名臣事迹,宣扬名臣风绩。充分反映莆阳名臣之功业、风德,及其人格精神,褒扬其爱民济世、刚直公正、清廉勤政之执政理念与道德操守,乃本书之精要所在。
历史上,奸佞与贤烈共生并存,往往是大奸大佞而显出大忠大贤。不必讳言,莆阳历史上亦出过蔡京这样的大奸臣,因其位高权倾、擅政害国而被千古唾骂,可谓因奸闻名,故亦列入名臣谱。
莆阳历史上,一大批异地籍官员莅郡任职,以安民济世为己任,鞠躬尽瘁,多人卒于任上,政声远播,故亦视同乡贤,列入本谱,且有专题深入研究的价值。
2、历史本身是多姿多彩的,故历史的写法亦应不拘一格。史圣马迁《史记》开创的断代史,延续整个古代,成为国史之主流,整体而言可信度较高,视为“信史”、“正说”,尊为“正史”。与此同时,一些民间野史、演义,亦以“戏说”历史别开生面,近年更是大行其道,以至泛滥成灾。其随心所欲“创造”历史之异趣,实为污染历史之垃圾,有百害而无一益。
真实乃历史之生命。历史可以是一副严肃面孔,亦可表现为风趣诙谐,引人入胜。但必须忠于史实,坚持历史真实性。这亦是介绍莆阳名臣的基本要求,宁失其趣,不可失真。同时力求趣味性,增强阅读引力。为此,题材上,注重执政风绩,同时开掘居官以外的层面,如退休、读书及婚姻、家庭等领域内容,力求多方位反映名臣风貌;叙述政务,亦尽可能使用鲜活的细节史料。体裁上,除叙事述评外,创设“锦言录”“诗话”等文体,以新颖形式表现名臣风绩。总之,述史论人,正说与趣谈兼用,力求正说并不乏味,趣谈而不失真。这是本书的基本笔调。
3、现行介绍名臣事迹的图书、作品,文体多为列传式。其优点是传主生平事迹,脉络清晰,完整全面。然以阅读角度看,则有平铺直叙、繁琐乏趣之感。本书另辟蹊径,采用比事笔法介绍名臣,即以职官为类,比事立题,以事系人,在排比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寻其特点与规律,并略加点评,古今呼应。以突出人物特点,强化主旨,避免单纯罗列事迹。这是本书的基本笔法。
比较,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比事是研究名臣事迹的一种较佳手法。南宋邑人李俊甫《莆阳比事》,成为现今莆史研究经典之作,其寓评于题,可谓创新之笔。邑人刘朔亦作《春秋比事》,收入《四库全书》。两书历千年而不汰,足显其价值与生命力。
4、本书定位为中级历史读物,有别于纯学术研究之专业史著,然亦不同于某些低俗的“戏说”之类的伪史作。属于普及地方历史知识之作。适合于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读者阅读。
所引史料,较多使用史籍原句,以保持古文韵味。引文除注明外,大多出自郑岳《莆阳文献·列传》、周瑛、黄仲昭《兴化府志》,不一一列注。个别古语、难句略加注释。某些史料,于书中不同专题里重复引用,为便于阅读,姑予并存,而不取“互见”之法剪裁。本书附录有关古代授官用语、宋代职官简表,及宋、明帝王世系纪年表,以助阅读。本书研著,参考众多历史典籍、方志笔记、字典词书,及相关学术专著,借鉴已有学术成果对原著作家表谢意。
5、本书写作历时多年,初并无严密计划,除开列若干主题外,往往节外生枝、随写随增,以至欲罢难了。以现有进度看,大体是莆阳名臣研究总课题的一半左右。鉴于已得篇幅已经不少,下文又非一日之功可成,故将已有篇什先行结集付梓。后集拟对一些名臣系列职类(如方伯、史臣、县尉等) 拾遗补缺;已开篇的《官德纵谈》、《锦言录》、《诗话新编》等,亦需续作。将着重对名臣之执政、论政(如论人、论财、论国是,及治郡要略等)等课题,进行研究撰述,以求对名臣研究的深化,著述的完善。这需要时间和精力。
6、时下出书,多请高人作序,长官、名人例属首选。无奈多年深居简出,求索颇费心力,且感近年之序流于俗套者多,不若冒昧以《跋》自述研著所思所为,庶几于读者诸君更有裨益?姑一试之。本书所收文章,均于刊物发表过。此次仅对若干标题及文句作技术性更动。
本书研著及结集刊行,得到诸多友人鼓励与扶助,恕不列名,于此一并敬谢、致歉。
(阮其山)
(夏历庚寅年/春 于荔城/听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