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古调自爱集》吟选(并序)
【发布日期:2010-08-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余自幼喜古典诗词,贫村陋巷而时常讽诵,不改颜渊之乐。及稍长,或触景感事,竟仿而试之。然缺依凭,难窥堂奥。高中起,受校园文学潮裹洗,遂醉心于现代诗习作,几为课业。大学修古汉语,始从师系统研习诗词格律,王力著本成案头必备。由此新旧皆涉,或谑左右手之作。但自感浅陋,终不以刊发行世。每得新咏,仅示三五知己耳。倏尔不觉十数载,闲暇搜箧,竟亦数十首矣。
回溯吾国诗史,可知诗本无定格,如世上本无规矩。上古无序而圣人制礼乐,古诗无范而诗家创格律,此乃历史发展之必然,但绝非亘古不易。世道变而声调殊,声调殊而诗格迁。论字数四、五、六、七言及长短句不等,论体例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古风、绝句、律诗及词、曲各样。近世凋敝,思想禁锢,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重律轻质,言之无物,旧诗词日见衰微。黄遵宪、梁启超等虽有“诗界革命”之主张,却无救治之良方。胡适言此文胜之害,欲救此弊,宜以质救之,乃倡文学改良“八事”,主张以白话代文言。“五四”文学革命由此发端,现代新诗随之兴起并渐成主流。
旧已破,新未立;古已衰,今待兴。时近“五四”百年之际,中国诗界之新一轮改良运动,任务愈加峻迫,形态亦将前所未有。所谓“新”者,依愚见当力求以下“五新”: 即以新语言新形式,抒写新内涵新情趣,以臻新境界。
其一,新语言。诗者,应时而发,随代而迁。其语言也与时进化,从未凝止。新时代必催生新语言,新语言必于原基础上熔合新成分而逐渐成型。因而,当代诗人应向两方面虚心学习:一是传统文言文。不学传统之经史子集诗赋词曲,何以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乃至传统文化之精神内涵。然学习文言并非倒退复古,而旨在承接古典文学传统,领略、浸染其独特神韵、气质。二是大众口语及民间歌谣。大众口语为文学最普泛之基础,民间歌谣甚至流行网语亦富含鲜活之养料,均不可鄙视,应细心筛选咀嚼以撷其精华耳。
其二,新形式。纵观吾国已有诗歌形式,皆经草创、流变、成熟、衰落之过程。凡至极则不可逾越,不可逾越则应改弦易张。唯有不断探索适时应变之新形式,中华诗词方可永葆活力。愚以为:作旧体诗(不论古体近体或词曲)者,不能不研习传统音韵格律,尤其作律诗、绝句或词曲,应尽量守律合韵。但以达情尽意为先,于平仄、韵脚、粘对等具体问题上,允许使用邻韵、新韵、宽对,偶或逾格、失粘亦无不可。古体诗应多向唐前之古风学习,大可不必学唐人为求高古而刻意反律,对仗可工可宽,押韵可平可仄(转韵亦可),以自然流畅为要。倘一味因循守旧,难免食古不化,何谈体例之创新?
其三,新内涵。内涵者,思想、精神也。即所谓言之有物也。诗无内涵,则味同白水,徒有躯壳而无灵魂,其诗亦非诗也。然内涵者,必不可脱离于传统与时代,离此二者,则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故诗人应于精神上与传统文化、时代生活保持深在联系。既反映大众之文化与生活又不拘停于此,著力于挖掘潜藏其中之民族文化精神,并灌注以现代思想精神之内涵。以高于传统诗词之精神维度审视生活,建构具民族独特气质之文化精神与审美方式。无此文化自觉,则当代诗词之新内涵无从谈起。(未完待续)(王鸿)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