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宁,男,1984年9月生,中共党员,二级警长,现任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先进个人2次,2018年度被评为秀屿区基层最美人物之“最美警察”。
在警营里,陈伟宁堪称多面手。从警16年,他一直扎根基层,先后在派出所、刑侦、交警岗位奉献力量。他以坚实步伐,仔细丈量辖区每条道路;挥洒辛勤汗水,悉心浇灌平安之花。如今,他既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也是热爱马拉松的奔跑者。凭借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马拉松奔跑者的坚韧精神,日夜守护着辖区道路的安全畅通。
二中队位于秀屿区埭头镇,负责埭头、平海两镇交通管理。两镇地域广阔,有43个村居24万多人口,农村道路纵横交错,交通管理压力巨大。超员、非法营运、“百吨王”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频发,治理难度极大。
为有效整治这些乱象,陈伟宁分析辖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找出违法高发的时段与地点,绘制成“违法地图”,标注出各类违法行为的高发区域。如石城码头和鹅头码头,超员、非法营运问题频发;而鸡甲屿则是飙车炸街的高发区域。
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队,结合各类交通行为特点,一方面采取蹲守、“白加黑”执勤的方式,精准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联动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对石城码头、平海镇等地的非法营运现象进行打击。
仅2024年7月以来,中队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共计6000余起,他个人查处量达1500余起,非法营运、超员违法行为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80%,他手臂上那道明显的黑白分界线,便是这辛勤付出的生动写照。
埭头镇与平海镇地处沿海区域,当地交通基础设施本就相对薄弱,且因长期受海风等因素影响,不少设施已出现腐蚀损坏的情况。为持续提升辖区道路基础设施水平,陈伟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设施完善工作,共推动安装防护栏20公里,爆闪灯100处,标识标牌80个、施划斑马线10处。
埭头、平海辖区日常车辆较少,石城疏港公路、平海疏港公路路段长、信号灯少、掉头区域多,过往车辆常忽视掉头区的存在,与横过公路的电动车、摩托车直接发生事故。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安排执勤人员每日在掉头区域摆放反光锥,夜间再把反光锥收起,以提醒车辆在掉头区域减速慢行,有效减少掉头区交通事故。
在他的努力下,辖区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与交通设施完善前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同比下降75%,受伤人数同比下降83%,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8%,群众的出行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在担任中队长的三年多时间里,陈伟宁始终秉持“交通安全宣传是预防交通事故最有效的方法”、“宣传也是战斗力”的理念,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力求让交通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为强化交通安全宣传,陈伟宁着手培养中队宣讲团队,专门负责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针对“一老”群体,对临近公路村居60周岁以上老人,依托“长者食堂”、老年人协会以及村党员会议等场所开展专场宣传;对于“一小”群体,重点围绕学生头盔佩戴率问题。为此,他走访辖区各校,与校领导共同商讨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在埭头镇第一中心小学试点推出“小小读书郎带着头盔上学堂”一人一盔进课堂安全守护行动。该行动实施后,头盔佩戴率从20%提升到100%,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头盔佩戴率,切实筑牢了学生群体防线。
同时,他积极推动创建辖区“交安微学群”,通过这一便捷的线上平台,定期向辖区村民推送交通安全知识、典型案例等各类信息,时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出行,从细节处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辖区有黄金沙滩、天云洞、鸡甲屿等7个景点,每到节假日,游客游玩、返乡人数增多,埭头辖区便迎来客流高峰,中队的压力也随之剧增。
石城码头作为进岛通道,人流车流密集。面对如此严峻的交通管理形势,陈伟宁以身作则,在节前便提前谋划,依据各个景点、交通枢纽的人流车流预估情况,积极协调镇政府、派出所、村干部共同维持交通秩序,结合中队警力,科学合理安排勤务,确保警力部署精准到位。遇到如天云洞马拉松这类大型活动,他更是丝毫不敢懈怠。活动前,带队现场勘察,从道路情况、周边环境等一一进行分析,据此制定详尽周全、切实可行的安保方案,为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基于对辖区实际情况的深度洞察与分析研判,陈伟宁推出“三线巡逻、四点保畅、点线结合、巡守兼顾”的勤务模式和“五个要”的巡逻要求,即:巡逻车速要“慢”下来、夜间警灯要“亮”起来、险情警报要“响”起来、安全提醒要“喊”起来、重点违法要“管”起来。
在他的带领下,辖区两个镇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明显下降,交通秩序进一步得到净化。他以“务实、进取、勤奋、奉献”为工作准则,坚守在交通管理第一线,默默守护着辖区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爱民情怀和忠诚信念,他是当之无愧的交管一线“马拉松奔跑者”。 (刘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