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老游击队员叶玉珍:百岁四世同堂念党恩
【发布日期:2025-03-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涵江区大洋乡有18个革命老区村,其中之一的院埔村位于涵江区西北部,北面与永泰县接壤。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有得天独厚的永兴岩自然风景区,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还充满了浓厚的红色气息和红色基因。

日前,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的志愿者们来到了承载着革命先辈精神的院埔村,这里住着目前莆田健在的最长寿的革命“五老”人员,101岁的老游击队员叶玉珍,倾听叶老和他的家人讲述那段无法忘却的红色记忆。

叶玉珍于19235月出生于新县,成长于最动荡不安的年代,因家中深受贫困之苦,后入赘到大洋。

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的资料显示,19488月,中共闽中地委机关迁到福清东张镇金芝村,决定派干部到大洋开辟革命根据地。随后在后洋和琼峰两村秘密发展党员,建立支部,然后以支部为核心,发动群众进行抗争,组织贫困户,开展抗捐抗税和减租减息斗争。革命烈火很快烧到下洋、琼峰、南岭、灯炉寨、崇兴、车口、瑞云、下洲、后垅等几十个大小村庄。

“我那时25岁了,尽管我妻子反对,因为还要养育3个子女,但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最终还是在邻居吕庆(叶玉珍口述吕庆时任排长)的带领下,加入了游击队,投身革命。”叶老说道。

据福建党史方志记载,1949510日,闽中地委在大洋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解放军入城守则,决定继续发动群众,摧毁反动政权,广泛开展游击斗争,同时布置具体支前任务,准备迎接解放军南下。会后,闽中各县武装队伍陆续集中到莆田大洋集训。

彼时的叶玉珍没有选择去念书,而是留在党组织里,从事着送信、做饭、营地站岗等工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却处处充满危险,时刻需要提防着敌人。”叶老说,也正是这一份不起眼的工作,让他始终与党组织能够保持着紧密联系,为革命工作持续作出贡献。

因儿时营养不良,叶玉珍长大后身材十分瘦小,这却给送信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因为敌人会误以为我是流浪小孩,然后对我放松警惕。”叶玉珍说自己时常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带着至关重要的信件,游走于大洋和新县之间,动用智慧,多次躲避敌人的追查,成功将信件传递出去,出色完成了每一次任务。

据叶老回忆,最危险的一次,他和三位同伴一起去送信件,路上需要翻越好几座大山,却遭遇了敌人的追击。一行人利用地形优势虽然成功甩掉敌人将信件送到,但还是有一位同伴不幸被抓了。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各战场的节节胜利,19498月底,莆田宣告解放。

革命胜利后,叶玉珍回到大洋公社,成为了楼口生产队的一员。

叶老现已101岁高龄,四世同堂。虽然身体不太硬朗,但他面对“时光小分队”的队员,面对镜头时,依旧笑容满面,耐心回忆着革命生涯的点点滴滴。

他反复说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叶老神采飞扬,眼里满是骄傲,令队员们无不肃然起敬。  (叶伟杰 蔺正阳)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