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压力与日俱增。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需要解决的问题亦愈发多样、复杂。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党员干部亟需提高抓落实能力,以贯彻落实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各项安排部署。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并提出党员干部需增强“八项本领”。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在“八项本领”中,狠抓落实本领处于“压轴”位置;在“七种能力”中,抓落实能力亦列其后,足见“抓落实”之保障作用。没有抓落实,其他能力皆无从谈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最后亦强调抓落实之重要性。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人都极为重视抓落实工作,形成了诸多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抓落实理论成果。毛主席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江泽民同志提出“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胡锦涛同志则严厉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强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前人思想与自身经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抓落实”的重要论述。他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指出“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他要求党员干部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做到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并强调要强化精准思维,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尽管抓落实至关重要,但党员干部在抓落实问题上仍面临诸多挑战,既有未彻底解决的老问题,也有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在思想认识方面,一是理想信念淡薄,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工作作风消极,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三是错误的政绩观,追求短期政绩,忽视长远发展。在工作能力方面,一是缺乏系统思维,难以从全局和长远角度考虑问题;二是知识和能力存在短板,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工作要求;三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推动工作取得新突破。
针对上述问题,党员干部需从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两方面同时发力,切实提升抓落实能力。
在思想认识方面,一是要觉加强政治历练,提升政治能力。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首先从政治上把握和掂量,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二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三是要强化实干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党员干部要发扬这种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提升工作能力方面,一要重视科学思维,提高抓落实的高度。科学思想方法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自觉加强学习,提高抓落实的准度。增强自我提高能力是对每名党员干部的迫切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和本领,才能取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更好成绩。三要巧借创新智慧,提高抓落实的速度。创新与落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员干部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落实工作。同时,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创新并非高不可攀,即使是细致入微的改进也是创新。党员干部要在循道而行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断拓展创新空间。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发展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以抓落实的显著成效奋勇争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莆田实践。
(中共莆田市委党校 翁均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