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智慧卫士”守护那片蔚蓝大海
【发布日期:2025-03-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本报讯 “开机,返航点已刷新,请留意返航位置;检查设备,检查完毕,一切正常,气象良好,可以起飞,起飞……”在莆田蔚蓝的海域上空,一架架无人机轻盈起飞,时而“驻足观察”,时而飞速疾驰,时而“高空巡查”,时而“低空巡检”……它们不仅是莆田海事局的“空中之眼”,更是守护海域安全的“智慧卫士”。

2022年以来,莆田海事局深入推进无人机辅助现场执法应用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无人机“快速高效、多维感知、经济方便”的特点,全力打造一支无人机飞行队,累计飞行900多架次,飞行里程超过3000公里,为辖区港航安全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今年37日,莆田海事局撰写的《莆田海事局“无人机+”助力辖区港航安全发展》工作交流信息,被福建省安全生产有关重要期刊特别关注,展现了莆田海事局在探索新质生产力和提升监管服务效能中的担当与作为。

 

“无人机+”人才培育,锻造“三型”飞手队伍

 

“技术型、研究型、实战型”三个维度入手,全方位培养无人机飞手队伍。通过“莆海青年双月谈”课堂讲授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教学形式,10余名持证骨干飞手倾囊相授,教授无人机基础知识、航空法规、气象学基础等理论知识,并结合日常执法实际,开展模拟飞行训练和实地飞行训练30余次,生动复现辅助执法场景,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如今,一支技术过硬、反应迅速的“三型”飞手队伍已初具规模,成为莆田海事局智慧执法的中坚力量。

 

“无人机+”动态执法,构建智能监管新模式

 

为构建智能监管新模式,莆田市海事局将无人机巡查纳入日常执法流程,科学制定巡查计划,定期对辖区航道、锚地、码头、水工作业区等水域进行空中监控。通过“现场飞行—前端处理—实时传输—后台指挥”的全流程、可视化智能监管平台,无人机在商渔共治、危货运输、抗台防台、无线电整治等领域大显身手。

2024年,莆田海事局通过无人机及时发现并通报20余起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处置违法违规行为10余起,实现了执法的高频次、全覆盖、有效性,为水上交通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无人机+”工作创新,探索多元应用场景

 

 该局定期开展座谈会、研讨会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探索无人机搭载长焦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尾气嗅探装置、喊话器、救生圈等设备的新应用场景。通过将无人机巡航与电子巡航、船艇巡航紧密结合,莆田海事局创新打造了“一级电子巡航整体把控、二级无人机巡航重点监管、三级船艇巡航应时出动”与“视情而动、分级出动”的“三级两阶梯”海事巡航新模式。

 此外,无人机还在现场检查、通航管理、隐患排查、应急处置、搜寻救助等3大类17种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展了智慧海事的应用边界。

下一步,莆田海事局将持续加强无人机应用领域的探索实践,充分发挥“空中之眼”的动态监管效能,全力打造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工作标杆,为构建更加完善、高效、优质的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体系提供支撑。在莆田海域上空,无人机不仅是科技的象征,更是安全的守护者。它们以智慧之眼俯瞰海域,以精准之力护航发展,为深化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工作提供科技赋能,为莆田“亿吨大港”建设描绘出一幅安全、高效、智能的崭新画卷。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叶展)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