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书峰枇杷开采咯!”又到一年枇杷成熟时。3月18日上午,伴随着一声开采锣鼓的敲响,今年仙游县“书峰枇杷”正式开采上市,随即,全乡大小枇杷种植户都进入了一年最忙碌的时节,忙着在自家枇杷园里采摘倍受各地爱尝鲜市民青睐的金黄枇杷,再由村经济合作社等营销主体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和统一品控、集中销售,稳定果品质量和枇杷价格,确保果农妥妥地增收。
开采日下午,数着手中的钱,该乡枇杷种植户黄天禄笑得合不拢嘴,“枇杷是‘早春第一果’,我种植有0.67公顷400棵。今年风调雨顺,加上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技术,今年的枇杷又大又好吃,上市价格也比较好,所以今年估计可卖10万元左右,真的太高兴啦!”
“今年,书峰枇杷迎来丰产,大小山头山青水绿,枇杷金黄。”书峰乡乡长李双忠告诉笔者,在销售渠道方面,书峰乡党委政府依托“党支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枇杷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举办枇杷节,与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合作、引进物流平台公司等方式搭建产、销、运对接合作平台,拓宽枇杷鲜果销售渠道,建立了“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进一步打开周边市场销路,拓宽枇杷的销售渠道,助力果农丰产又增收。
书峰乡地处仙游县北部山区,好山好水孕育了名优农产品——书峰枇杷。目前,全乡枇杷种植面积高达1300多公顷,主要分布在书峰、四黄、兰石、锦鲤等6个村,种植有“早钟6号”“解放钟”“长虹”等系列名优品种,是省定的枇杷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七批枇杷栽培标准化示范区。今年全乡预计枇杷可采摘1万多吨,总产值超过1.6亿元,其中早上市的“早钟六号”枇杷品质、产量相对较好,开采后每斤收购价大约13~14元;枇杷中极品的200公顷“贵妃白”“三月白”晚熟枇杷,每公斤价格更是翻倍;这三个品种占据了全乡枇杷总产量的70%。
作为名闻遐迩的“中国枇杷之乡”,书峰枇杷不仅历史悠久,且品种丰富,相比同类产品,其具有个大、皮簿、汁甜、肉嫩、味美等特点,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名优品牌等称号。因平均海拔370米的书峰乡气温较低,病虫害少,土壤肥沃等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得以培育出“早钟6号”“长红”“解放钟”等各种优质的书峰枇杷品种,其中“早钟6号”为莆田市投产面积较大、上市时间较早的枇杷品种,令冰雪覆盖的北国人惊奇叫绝,视为珍品。
“做大产业文章,区域品牌更响亮。”为了留住这一抹“春天的清甜”,近些年,该乡还紧盯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目标,与福建省好农康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四季有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向深加工、精加工领域拓展,相继推出枇杷膏、枇杷冻干果脯、枇杷罐头、枇杷月饼、枇杷叶茶、枇杷花茶、枇杷果冻、枇杷酒等一系列新产品,把“一颗枇杷”的产业链越做越长,带动更多果农增收致富,拉动书峰枇杷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枇杷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康庄大道。
书峰乡党委书记陈洪伟表示,下一步该乡将继续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和引进更优质的枇杷品种,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同时加强对枇杷深加工的研发投入,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枇杷加工产品,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品牌宣传活动,讲好书峰枇杷的故事,并结合书峰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开发以枇杷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一产“接二连三”、旅游业“接二连三带一”的融合发展,实现从“卖一季”到“卖四季”。 (陈国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