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丈田亩 简化赋税
明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和贪官相勾结,隐瞒土地,逃税惊人,国库越来越陷入危机。针对这现状,张居正责成户部尚书张学颜主持清丈田亩,以三年为限,凡民田、庄田、职田、牧地等通行丈量。除皇帝赐田外,一律按税制办纳粮差,不得减免。紧接着,户部颁行《清丈条例》,昭示全国。这让举国上下震惊不已。对多数官僚、地主来说,当然如实丈亩,他们就得比原来多缴纳不少税收,他们不能不狼狈为奸,进行抵制、破坏。有些地方的官吏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就搞个形式,报个小数字,有的按兵不动,消极观望,有的还散布流言蜚语、发难施压。张居正却毫不退让,掷地有声地表明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何惧个人安危”。所以他“勇于任事,以天下为已任”,坚定不移地以考成法来督促清丈到位,并严格查处阻碍清丈的皇亲国戚、土豪劣绅。还重申:“清丈之事,实为百年旷举”,不得“草草了事”,应当“详审精核”,“务为一了百当”。他大张旗鼓、恩威并施,至万历九年(1581)初,就出现有好坏两种典型。山东清丈后,增田地36万余顷,相关官员获得吏部嘉奖,江西清丈增地6万余顷,巡抚、巡按等12名获吏部嘉奖。那些消极清丈的,如池州知府郭四维、松江知府闰邦宁、安庆知府叶梦雄、徽州掌印同知李好问等,皆受从严治罪。如此奖惩到位,终促各省清丈任务基本完成。据统计,全国清出隐田比弘治时增300万顷,吏部按各功过,均分别予以分明的赏罚。
清丈田亩后,张居正又紧锣密鼓把当时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成银两来征收,称为“一条鞭法”。这改革有力堵绝了一些地方官吏巧立名目的营私舞弊,减轻了黎民的负担苦役。这也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它对生产的货币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张居正还抓了兴修水利。万历六年,他任用治水专家潘季驯督修黄河,一年半后,河工完成,有效抑制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并使多年弃地改成良田。潘季驯的治河办法,对此后数百年的河工都有深刻影响。
1582年6月,年方57岁的张居正因操劳过度、累倒病死。在其病危弥留之际,神宗特地派人御赠药品,并感恩地表示“先生功大,朕无可为酬,只是看顾先生的子孙便了”。闻其仙逝,还下诏罢朝数日致哀,又赐祭九坛,赠上柱国,谥文忠。至此,张居正荣誉己无以复加。但俗话说“人在政在,人亡政息”。张居正尸骨未寒,时局却急骤逆转,一些反对改革的大臣迫不及待跳出来,大进谗言,疯狂弹劾。
翌年,神宗即对良师张居正的隆恩忘得精光,他将张居正改革前的旧制全部恢复,把张居正重用的官员罢黜,治水专家潘季驯、名将戚继光也先后被罢官,被张居正降职开除的官员反重新启用、全复原官,还下诏把张居正官爵全撤掉,并令抄其家(查也证实,算不上什么巨富),迫其长子自缢,次子和弟弟等充军,三子投井未遂,一家饿死十几人。一代权臣,旷世难得良相,竟落如此下场,他呕心沥血创建刚露曙光的明朝政又昏暗下去了,实令世人扼腕叹息。不难理解,其时反改革派的反攻倒算是何其猖獗,神宗皇帝又是何等昏庸!
直至明天启二年(1622),已处九泉下整40年的张居正,才得平反昭雪,复原官,予祭葬,清官终有了公断。 (续完)(林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