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首个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启用
【发布日期:2025-04-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本报讯 近日,在莆田莆头作业区1号泊位卸载完3.65万立方米新西兰原木的巴拿马籍“恩施/ENISHI” 轮在莆田海事局的监护下缓缓离泊。此次卸载的原木运到码头后方的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这是莆田首个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B类)接收的第一批进口原木,标志着我市首个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B类)正式启用。

 

“原木”背后的港产城融合大棋局

 

据了解,莆头作业区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B类)经营场地5万平方米,一次性可存放原木10万立方米,年可新增木材进口能力30万立方米以上,可接卸在境外已实施过去皮或除害处理的原木。

我市的木材加工产业历史悠久,荣获了“中国木雕之城”“中国木业之城”等称号。莆头港口后方的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现有木材加工企业180多家,2024年利用进口木材140万立方米,完成工业产值80亿元。此次原木指定监管场地的启用进一步丰富了港口货种和业务,也将提高港口服务临港木材加工企业的能力,推动完善莆田口岸功能、培育临港木材产业发展、促进港产深度融合,助力莆田港口从“物流港”向“产业港”“贸易港”转型升级。

 

海事部门“四大举措”助力原木运输

 

为提高原木运输效率,莆田海事部门推出“四大举措”助力原木运输。首先,依托“一网通办”等平台为原木运输船舶开辟线上审批“绿色通道”,提供“预约办理、线上受理、即报即办”的“云端式”服务和“全业务快办、全时段保障、全过程跟踪”的“全链条”服务,最大程度缩减船舶通关手续审批时限。其次,主动靠前服务,组织港航企业进行会商,询问企业需求,科学研判隐患风险,推动原木运输船舶落实进出港的各项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船舶进出港、靠离泊“零差错”“零等待”。其三,指派专人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通过VHF、微信等渠道精准发布大风雨雾等恶劣气象信息,提醒码头和船方严格落实恶劣天气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对原木运输船舶进出港及卸载作业产生的不良影响。其四,构建以电子巡查、海域巡航、陆域巡查、空中巡航“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监管机制,结合智慧海事监管系统、VTSCCTVAIS、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跟踪监控进口原木船舶进出湄洲湾的航行动态,并对原木运输船舶靠泊码头系靠泊设施及船舶作业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管,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切实提供海事安全保障。

未来,莆田海事局将继续立足职责职能,高效落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举措,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莆田市加快打造“通江达海战略港城”,共绘“亿吨大港”安全底色。(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张洪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