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区中学化学谢建武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课标理念,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深入研究教材,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促进区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2025年4月9日,谢建武名师工作室以“新教材新教法”为主题在秀屿区实验中学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教学观摩研讨暨秀屿区教育系统劳模(名师)创新工作室联盟活动。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余才芳老师执教以“硝酸与硫酸的性质”为载体的“新教材新教法”教学观摩课,余老师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常见强酸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其共性与差异。余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验现象描述(如浓硝酸分解产生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蔗糖脱水碳化)和典型反应方程式(如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直观呈现化学原理。整个课堂余老师注重知识结构化,结合考点梳理(如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性认知,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为后续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基础。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宋秀娴老师以“价-类二维图”为核心工具,围绕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转化与环境影响展开探究。课程通过情境导入(纪录片《一鲸落万物生》)引发学生思考氮循环的意义,结合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分析含氮物质的类别与价态分布,自主构建价类二维图,理解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宋老师于课堂教学中融合高考真题训练,注重模型应用与素养提升,通过分层任务设计促进学生从知识记忆向能力迁移,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莆田第十中学陈丹老师针对苏教版高中化学难点——《有机分子中原子共面共线问题》展开一堂高效的教学。陈老师借助KingDraw软件动态演示简单分子(甲烷、乙烯、乙炔、苯)三维模型和球棍模型的搭建,突破传统教学的抽象性。
随后,秀屿区实验中学林淑媛老师带来了《高一化学新教材教学策略思考》为主题的讲座,讲座主要从“四新”-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角度阐述新教材的内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比新旧教材内容的变化,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与同仁分享,倾听不同的声音,以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最后,各位老师齐聚一起开展了评课活动和对“新教材新教法”的意见和建议研讨活动,谢建武老师指导老师们在常规教学中应注意:理念更新,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内容优化,与时俱进且逻辑严谨;呈现方式多元,助力学生理解与学习。
本次工作室活动集智共研,携手前行,谢建武名师工作室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创新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余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