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4日晚,莆田二中体育馆内满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一场聚焦莆仙戏传承与发展的美育活动在此热烈开展,为校园注入了鲜活的传统文化力量。此次活动莆田学院莆仙戏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的师生们,带着古老而神秘的莆仙戏走进校园,为高中生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盛宴,推动莆仙戏传承在校园里开启全新篇章。
活动现场,特色班的同学们倾情演绎莆仙戏经典片段,让古老戏曲焕发青春活力。基础教育学院黄宜欢带来充满趣味的《迎春牵狗》,她凭借精湛无实物表演,将与虚拟的狗的冲突表现得横生情趣,其中“三下拖、三下扭”等经典科介引得同学们阵阵掌声与欢笑。随后,数学与金融学院的兰琦与基础教育学院的曾义正联袂献演《踏伞行·宿店》,展现莆仙戏跨越学科的魅力。剧中男女主角在情境中细腻的情感通过优美的唱腔和富有表现力的身段传递出来,让台下的高中生们沉浸其中,感受莆仙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表演结束后,特色班的师生们化身“文化使者”,通过讲座和互动,带领大家深入探索莆仙戏的魅力。莆田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林赛君老师以《弦声不辍,薪火相传》为题开展精彩讲座。讲座伊始,林老师与台下同学积极互动,询问“大家心中对莆仙戏的印象”,并为踊跃回答的同学颁发莆仙戏特色班IP形象“莆小君”“莆小仙”打造的系列文创产品。随后,林老师对莆仙戏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展开了深入介绍。这一特色班的成员们来自全校各专业,因热爱莆仙文化相聚,致力于成为莆仙戏传承振兴的宣传者、推广者和践行者。
互动体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特色班成员黄宜欢率先登台,现场示范莆仙戏小花旦的经典科介——“摸头”和“开心的兰花手”。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模仿,有的忍俊不禁,有的专注调整手势,现场笑声与掌声交织。除此之外,莆仙戏特色班成员余嵘灏展示了莆仙戏特色乐器——四胡,并讲解了它与二胡的区别。演奏时,他弓法灵活多变,旋律活泼欢快,与二胡的醇厚音色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直观感受其独特魅力。
此次莆仙戏进校园的活动,不仅为高中生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莆仙戏的大门,也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未来,莆田学院莆仙戏特色班还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助力莆仙戏这块“千年活化石”在青春接力中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守护莆仙戏的文化根脉。 (林夕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