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一份着眼于两岸关系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提案引发广泛关注。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致公党莆田市委会副主委、市侨联主席郭立红提交的《关于发挥妈祖文化优势 以侨为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建议》,聚焦当前台海形势,以妈祖文化为切入点,为两岸融合发展开辟新路径。
福建,作为我国著名侨省,在海外侨胞群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目前约有2000多万华侨华人从福建走向全球,分布在19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侨胞不仅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文化传播者,更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闽台一水相连,祖同宗、文同源、俗同风,台湾同胞中的80%祖籍在福建,台湾同胞50%以上的家庭拥有海外关系。妈祖文化作为两岸共有的精神纽带,在全球有超过3亿的敬仰者,在台湾地区更是深入人心,岛内约1600万民众信仰妈祖,占台湾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妈祖信仰早已融入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
然而,当前台海局势复杂多变,闽台之间的交流面临诸多现实阻碍。在此背景下,郭立红指出,应充分发挥海外侨胞的优势以及妈祖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力,增进海内外台胞对祖(籍)国的情感认同,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提案中,郭立红提出了三项具体且极具建设性的建议:
首先,以和平为纽带,持续推动妈祖分灵海外。近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文化机构、海外侨团积极推动妈祖文化走向世界,目前妈祖已分灵至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妈祖庙数量超过万座。这些妈祖庙不仅是海外侨胞的精神寄托,更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提案建议,在省级层面进一步加大妈祖分灵力度,将这些分灵地打造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旅居海外华人华侨美好神圣的朝圣之旅,成为跨种族、跨文化交流融合、文明互鉴的标杆。例如,通过举办国际妈祖文化节等活动,吸引全球华人华侨参与,同时深入挖掘妈祖文化的内涵,整理妈祖生平故事、历代褒封事迹以及民间传说,制作成多语种的影视、图书、音像等文化产品,借助现代媒体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体系。
其次,以海洋为胸襟,不断丰富妈祖巡洋活动。妈祖巡安下南洋等活动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到一处,都吸引当地民众热烈参与,场面壮观。海外的许多妈祖宫庙、侨团都会在妈祖节庆、各国嘉年华等重大活动中,展示妈祖阵头、车鼓队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表演,深受住在国民众的喜爱与赞赏。提案建议,推进妈祖信俗的标准化建设,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的文化需求与审美习惯,设计多样化的巡游模式。例如,针对东南亚国家的多元文化特点,融入当地特色元素,举办妈祖巡安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系列活动,让妈祖文化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
最后,以美好为载体,加大妈祖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传播。提案鼓励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符合海外及台湾青年喜好的妈祖文化创意产品。通过举办“妈祖文创设计大赛”等专项赛事,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意热情,挖掘优秀的文创作品,并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充分利用科技赋能、数字赋能妈祖文化,以创新形式传播宣传妈祖文化,提升妈祖文化全球影响力,增进海外青年对包含妈祖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及对祖(籍)国的情感联结。通过深化文化交流、民心交融,不断构建全球妈祖文化传播体系。
(时报记者 郑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