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庆发出身的老家在仙游盖尾石马村,清清的木兰溪绕萦村舍,悠然向浩瀚的莆田兴化湾流淌。广袤的田园和流畅的溪水陶冶了他豪爽的个性和坚韧的毅力。
庆发从小就喜爱绘画,小学毕业时准备报考厦门工业美术学校,因家庭和就业原因,三次被贻误,失去进入美术专业学校深造的机会。后来他利用当大队文书和广播站供职的机会,悉心揣摩体味先人的笔墨特色,博采众长,画艺日臻成熟。19岁时艺术锋芒崭露,创作的国画《我像不像叔叔》被推荐参加福建省青年美术书画展荣获甲等奖。文革前,他在盖尾文化站工作,编写剧本外还协助农村业余剧团搞舞台美术设计,绘制幻灯布景。
庆发的成功来自广博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的执着钟爱,离不开平时的勤勤兢兢和艰苦磨砺。他空闲时间专心浏览“十八描”等画论,还经常到李耕国画研究所请教李耕高足李朴、孙仁英老师。他的作品侧重于古典人物,把高古的笔法寄托在传统题材上,展示自身绘画创意的力度。透过历史烟云,窥见历代名贤的风貌和古典文化的璀灿,感受先人勤奋勉学的精神,激励后辈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他创作的人物画有风度翩翩的《郑板桥》;有风趣横生的《千禧百子图》;有摧人奋进的《勉学图》(组画);有大慈大悲的《观音》;有风姿绝代的《金陵十二钗》。《春夜宴桃李园》描绘唐朝诗圣李白离乡返回故里诚邀诗坛文友欢聚桃李园的情景。三月春夜,桃花李花缤纷绽放,灯笼高照,乐声悠扬,满园洋溢浓浓的诗情画意,是一幅场面浩大、人物众多,融山水人物于一体的作品。他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超尘脱俗,以神传神,生机勃勃,神态各异,或对奕品茶,或吟诗赋歌,或纵情谈论,或抱琴弹奏hellip;hellip;,在作品整体布局和氛围营造方面极富情趣,传统功力深厚,山水曲径,人物树木运笔精到,画面层次清晰,繁而不乱,气运贯通,首尾呼应,充满艺术感染力,在文艺界引起广泛关注。国际交流出版社社长陆琥观后评述:“其作品师古不泥,雍容大器,意蕴修长,凸现了对生活深入观察和艺术把握,自然而然地从多角度折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北京大学李可染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湘雪为他的创作室题名“兰石轩”。前几年,庆发被吸收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传略收入《世界名人录》。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数十年来,尹庆发在创作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2001年《春夜宴桃李园》参加国家计生委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举办的画展,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专家评审获一等奖;《为郑板桥造像》、《毛泽东诗词意图》“武夷山下”、“三渡赤水”入选福建省美术家书画展并发表在“全国老年书画艺术”杂志。
尹庆发在广播电视局退休后仍挥笔泼墨,坚持创作,作品大部分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数十年来,他扎根故乡沃土,不辍耕耘,勇于探索,希翼以自己的作品颂扬古代先贤志士的聪慧倔强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讴歌盛世和谐的激昂旋律。他告诉我,正在清理筛选画稿,不久将结集付梓,我祝贺他画集早日问世。(张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