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深夜,福建省莆田市秀屿港区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扑面而过,码头上巨大的马绍尔群岛籍“大洋”轮甲板灯火通明,25000吨硫酸铵正通过巨大的抓斗源源不断地吊装入船舱。此刻,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移民管理警察陈雅丽紧了紧执勤服和反光背心系带,在口岸限定区域开始了又一轮夜间监护巡查。
“‘金富星6’轮已运载6600吨硫酸铵前往菲律宾,夜间注意‘大洋’轮在港动态。”对讲机里传来指令声,陈雅丽将手电光束扫向外轮甲板角落堆放的缆绳固定器,转头向身后两名新警叮嘱。这是她驻守国门的第10个年头,逢年过节值班更是常事。套上反光背心、检查执法记录仪、灌下半杯早已凉透的咖啡,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外轮作业‘人等船’是铁律,咱们得帮着船方抢时间。”她抹了把额前被海风吹乱的碎发,话语间白色雾气在手电灯下氤氲散开。
“叮铃铃!”22时13分,值班室电话骤响。“受潮汐等多个因素影响,‘大洋’轮装货后拟于第二天引水离泊,需延长监护至明天15时!”代理公司的紧急通报让刚结束2小时巡逻的陈雅丽心又一紧。巡查遇到码头作业工人时,她掏出智能查验移动设备扫描证件,屏幕冷白的光映出她微凉的鼻尖——港区夜温仍只有10多摄氏度,海风穿透执勤服仍有少许凉意。
在秀屿执勤点监控室里,值班的移民管理警察正操作夜视探头360度扫视泊位,电子屏上数十个监控画面将港区尽收眼底。突然,秀屿6号泊位画面出现异常红光频闪,陈雅丽闻讯抓起对讲机带人疾奔现场,强光手电划破黑暗后发现是港区探照灯折射引发误报。“虚惊一场,但绝不能漏过任何隐患。”她蹲下身记录情况时,制服后背已渗出汗渍。
“妈,今天又走了一万多步呢!”夜半换岗间隙,陈雅丽缩在边检警戒岗亭角落与家人视频,镜头扫过桌上半盒冷掉的莆田麦煎——当地特色小吃,用上小麦磨制,加糖做成“糖麦煎”,既香甜又细软,如今成了长夜执勤的能量补给。谈及今年五一小长假又在岗位上度过,她笑着指向窗外巨轮:“看!这些化肥两个月后就会变成萨尔瓦多农田里的稻浪,值了!”
静夜,陈雅丽站在码头,防风路灯在地面投下颀长的身影。当被问及节日愿望,她抚过警徽轻声道:“愿每一艘外轮载着中国制造的‘烟火气’,平安抵达世界的每个角落。”
(吴志 林孟)